●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薇
每当看到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和家属绝望的眼神,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李璐都会很难过,作为一名医生,不能为患者恢复光明,她不甘心。
从2015年跟着导师第一次接触青光眼研究,到如今带领团队继续寻找青光眼的防治办法,10年来,李璐从临床病理标本入手,深入研究“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分子”,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突破了青光眼诊断及治疗瓶颈。近日,李璐荣获第八届兵团青年科技奖。
“我的成就感来自疾病治疗的突破,但科研和临床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李璐坦言,“目前大家对青光眼的认识还不足,来我这里求医的患者,大多都已经到了中晚期,手术难度比较大。”面对辗转多地找到自己的患者,李璐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订手术计划,帮助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每次做临床手术时,我都很感谢患者的充分信任和无私支持,他们给我增添了信心和勇气。”李璐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来自奎屯的50多岁的男性患者。那名患者找到她时,青光眼已经到了晚期,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能模糊看到一点东西,甚至连进诊室都是家人搀扶着。
“面对这样的患者,我的压力很大。”李璐告诉记者,手术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身为医生,虽然不能保障每台手术都圆满成功,但是一定不能让患者手术后的情况比手术前更糟糕。为此,李璐认真询问了患者病情,决定为他进行微创手术,同时还将想法告诉了患者。
“没关系的医生,我相信你。”患者的信任让李璐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他。凭着用心操作,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在手术恢复期,李璐坚持每天询问一遍患者情况,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直到伤口愈合,患者动了手术的那只眼睛视力有所恢复,她才彻底放下心来。“看着病人不借助外力,自己走出医院时,我真心地为他感到高兴。”李璐说。
因为患者的信任,1年多的时间,李璐收集了很多临床样本,通过分析研究,李璐探索出了病理性高眼压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改善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靶点与防治新策略;采用多模式影像分析、病例回顾等研究手段,突破了青光眼诊断及治疗瓶颈。
李璐告诉记者,后续她除了做研究工作外,还会通过举办青光眼科普讲座、开展义诊活动等方式,推广青光眼诊疗规范,加深兵团垦区及周边地方群众对青光眼的认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努力从根源上避免青光眼的发生。
上一篇:聂新辉:让棉田开出“科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