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研报虎)
公司为国内专业的聚氨酯原材料及EO、PO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聚氨酯原材料及EO、PO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聚氨酯弹性体类系列产品,包括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孔弹性体、铺装材料及防水材料等;一类是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及聚氨酯组合聚醚等;一类是EO、PO其他下游衍生物,包括表活聚醚单体、减水剂聚醚单体等。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8.57亿元,同比+8.9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38.72%;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44.06%。费用率方面,全年费用率3.18%,较去年同期的3.83%减少0.65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9%、2.28%、-0.28%,较去年同期分别-0.16pcts、-0.37pcts、-0.12pcts。全年毛利率为6.34%,同比-0.47pcts;净利率为2.57%,同比+0.55pcts。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9.00%;实现归属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7.95%。
2024年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907.2万吨,同比增长12.2%,未来五年新增产能CAGR高达12.5%。截至目前国内聚醚生产企业数量47家,销售规模10万吨以上生产企业17家,占比36%;销售规模20万吨以上生产企业10家,占比22%。随着产能集中释放,目前中国聚醚多元醇生产企业CR4为40%,属于低集中寡占型。下游需求端,热塑TPU需求呈现结构分化,中低端市场受供给充足的影响,价格有所下滑;高端医疗级TPU、电子级TPU等领域则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公司旗下CPU产品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组合聚醚产品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在聚氨酯行业的细分领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5.51、83.67、92.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2.14、2.38亿元,给予公司2025年25-30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