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预售制,要取消了?
创始人
2025-05-16 08:10:55
0

文|凯风

  预售制、公摊面积,都到了变革时刻。

  媒体报道,有关方面正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房销售制度,以重塑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

  此前,全国已有20多个地市发布相关文件,提出向现房销售逐步过渡,逐步推进取消公摊面积。

  房地产预售制,终于要动了。

01

  改革乃至取消预售制,已是大势所趋。

  公摊面积、预售制、土地批租制,是房地产制度的三大基石,也是维系黄金时代楼市上涨的重要支撑。

  如今,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形势逆转,公摊面积、预售制不能再原地踏步。

  与取消公摊面积相比,取消预售制影响更为深远、阻力更大。

  但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都已出现积极信号。

  早在去年7月,重要改革决定就已提出,“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工作会议表示:“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种种信号表明,虽然不会一刀切直接取消预售制,但从预售到现房销售,越来越近了。

  事实上,不管政策有无要求,当市场发生变化,开发商都会主动用脚投票。

  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房现房销售比例已从10%提高到30%以上,而高峰时期近9成房子都是预售。

  当前,只有大型央企或国企的预售房才有一定市场。

  缺乏信用背书或财政兜底的部分民企或小开发商,则逐步被边缘化。

  其实,市场不是没有购房需求,而是不再信任预售房。

  没有房价上涨作为溢价,很少有人愿意对赌期房的巨大风险。 

  就此而言,改革预售制,推进现房销售,也是重塑信心和预期的关键一环。

02

  取消预售制,究竟难在哪里? 

  预售制核心是高周转,让开发商在建设之初就能迅速回笼资金,再投入新楼盘,形成滚动开发。

  某房企曾提出“345”模式——3个月开盘,4个月资金回笼,5个月资金再利用——就是极端体现。

  通过预售制带来的高周转,开发商有了快速做大的资本,地方也得以将土地财政做到极致。

  这套模式在黄金时代无往而不利,但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弊端不断涌现。

所见不能所得,风险成本极其不对称,轻则货不对板、偷工减料,早年的墓景房、空气房、塑胶湖并非孤例。

  重则出现烂尾风险,部分开发商将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玩到极致,而购房者全无反制手段。

  客观来说,住房短缺时代,预售制以高周转满足市场所需,推进城镇化,不乏积极意义。

  但住房结构性过剩,上涨预期不复存在,甚至对开发商能否顺利交房都心存疑虑,预售制的意义越来越弱。

  当然,一刀切取消预售,势必影响既有房企的资金流,不利于市场的企稳回升。

  毕竟,许多房企已在资金链极其紧张的边缘。

  退一步讲,如果预售制一时难以彻底终结,那么改革预售制不能再拖了。

  要么辅之以严格的监管制度,要么“新老区别对待”,新楼盘一律现售,给出过渡时间。

  信心和预期比什么都重要,对于房地产市场尤其如此。

03

  最早发明公摊面积、预售制的香港地区,早已转向了。

  1950年代,香港地区百废俱兴,房地产业蒸蒸日上。

  当时楼宇一般整栋出售,超出一般资金承受范围,有开发商率先想出“分层出售”的主意。

  既然分层,必有公摊,公摊面积由此而来。

  同一时期,香港还发明了“卖楼花”制度。

  港人将正在兴建或没有动工的楼宇单元,形象称之为“楼花”。在楼宇建设周期提前卖房,正是“卖楼花”,或者说预售制。

  1990年代,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崛起,公摊面积、商品房预售制被复制而来。

  不过,近年来,香港已经取消了公摊面积。

  2013年,香港出台新规,要求房屋交易需以“实用面积”作为计价标准,公摊面积从此退出江湖。

  预售制虽然被保留下来,但早已打上层层补丁。

 在香港,开发商必须全额缴纳地款、提供完整建设资金证明,方能开工;

  预付款要纳入第三方监管账户,资金随着工程进度而分期拨付,一旦出现问题可要求全额退款……

  这也是香港极少出现烂尾楼的原因。

  上一次烂尾楼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再上一次则是1960年代。

  不管怎样,市场在变,形势在变,房地产回不到过去了,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模式早已不合时宜。

  面对新的大环境,革除积弊,重塑全民对于楼市的信心和预期,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