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为进一步增强中国传感谷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加快产业要素集聚,助推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经蚌埠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科技厅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民品产业部会商,将于5月23日—24日在蚌埠市联合举办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5月15日上午,本届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蚌埠市举行。发展大会将邀请院士、专家、企业家500余人参加。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是行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引领力的产业盛会,2017年至今已在蚌埠成功举办六届。此次大会聚焦前沿技术,以“芯聚江淮 智感世界”为主题,紧跟智能传感器产业前沿趋势,涵盖汽车、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多个热门应用领域,将为与会者提供研究产业未来发展的专业交流平台。
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置了重要活动、开幕式、专题活动和新产品新技术推介四大板块。其中,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将邀请6位业内专家围绕传感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作主题报告。MEMS器件与微系统技术产业发展、智能传感器场景应用对接会等专题活动,将瞄准学术前沿,紧扣产业需求,聚焦智能传感器的芯片、器件、组件到场景运用的全产业链,汇聚专业领域权威人士,带来前沿观点、产业思考与经验分享,届时将有华为公司介绍鸿蒙系统与传感器融合发展等技术。同时,大会还将举办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对接、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创新发展专题论坛、“海聚英才 智启未来”智能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参会代表交流与合作。
本次大会突出产研融合,共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等57家在智能传感器和脑机接口领域的著名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会,他们将发布一批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课题,并与参会企业进行洽谈交流,商讨合作事宜。同时还将举办智能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届时基金和金融机构将与大赛获奖团队进行对接,支持项目在蚌转化。
近年来,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蚌埠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安徽“三谷”联动的重要一极,在推动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蚌埠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印发《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提出发展智能传感器相关任务,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高质量建设中国声谷、视谷、传感谷”。省科技厅将智能传感器作为“人工智能+”底层强基的重要方向,会同蚌埠等有关市和省有关单位持续支持智能传感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基金组建,助力蚌埠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先导区,示范带动全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化发展。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传感谷和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及脑机接口等需求牵引下,充分发挥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这一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产品头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深度融合,努力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打造中国传感谷。目前蚌埠市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中央创新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成投用,3条公共服务示范线投入运营,8英寸晶圆制造线成功串线,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全市已集聚相关企业200余家,中国传感谷入选2024年度十大MEMS园区。
在推进中国传感谷建设的过程中,蚌埠坚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强化园区建设苦练内功的同时,引入蒋庄德院士团队等行业领军人才为全市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当前,中国传感谷围绕智能传感关键技术已成功创建创新平台39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更加强劲。园区已初步形成了晶圆制造能力强、科创平台丰富、研发能力强劲、链式集群联动、场景应用广泛、综合发展区位便捷、产业生产环境优越等突出优势。随着总投资50亿元的MEMS晶圆“链主”企业华鑫微纳建成投产,蚌埠智能传感产业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突显。
蚌埠将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力求把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影响、更有成效,为打造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种类最全、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形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传感谷注入更大动能。(顾楷)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