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面绣有 “秉公执法 为民解忧” 的锦旗被郑重地送到了西安碑林法院民一庭王梦圆法官手中。锦旗背后,是一起历经波折的医疗维权故事,更是司法利剑斩断行业乱象的生动注脚。
美容变 “毁容”
种植牙诊疗背后的隐患
2024 年,游某因牙齿缺损走进某牙科诊所,本想通过种植牙重获自信笑容,却未曾想到踏进了一场长达一年的维权噩梦。在交纳 25000 元会员费并经历数十次拔牙、种植、烤瓷等治疗后,游某不仅未实现预期效果,反而陷入 “慢性根尖周炎缠身、牙齿无法咬合、连米饭都难以下咽” 的困境。当他找到诊所协商赔偿时,得到的只有 “免费继续治疗” 的敷衍答复。曾经承诺的 “专业团队”“高端技术”,此刻都成了扎在患者心头的尖刺。
病历乱象揭开诊疗黑幕
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王梦圆法官敏锐发现诊所病历记录混乱、知情同意书缺失等异常。随着司法鉴定的展开,更多触目惊心的事实浮出水面:
· 资质造假:经治医师无独立职业资格,病历署名的 “主治医生” 仅是执业助理医师,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程序违规:拔牙、种植等关键操作未履行书面告知义务,患者对治疗风险毫不知情;
· 记录缺失:牙拔除、种植手术无操作记录,病历内容残缺不全,违反《医疗机构管理规定》。
鉴定机构明确指出:诊所的多项过错与游某牙齿功能受损、义齿脱落等后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负主要责任。
刚性判决与柔性温度
让司法成为维权盾牌
庭审中,诊所仍拒绝对过错行为 “买单”,双方就赔偿金额分歧悬殊。面对僵局,王法官以鉴定意见为 “标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依法判决诊所承担 90% 赔偿责任,共计 6 万余元。
“这个结果不仅是为我个人讨公道,更是给所有不规范的医疗机构敲响警钟。” 拿到判决书的游某感慨地说,而法官在结案后语中特别强调:“医疗行为不是商业噱头,医师资质是生命防线,病历记录是责任铁证,每一次操作都应承载医者仁心。”
延伸治理
从 “个案公正” 到 “行业规范”
这起案件折射出医疗美容领域的共性问题 —— 部分机构利用信息差蒙骗患者,一旦出现纠纷,患者往往面临 “取证难、鉴定难、追责难” 的困境。碑林法院以此为契机,将案件审理与 “两行动、两措施” 深度融合,一方面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推动行业专项整治;另一方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医美维权普法,为群众筑牢 “事前预防 — 事中监管 — 事后救济” 的全链条保护网。
法官提醒
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可通过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查询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留存完整病历、收费凭证等证据。若遭遇医疗损害,及时向卫生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维权。切勿轻信 “口头承诺”,用法律武器守护健康权益。
一面锦旗,两声感谢,承载的不仅是个案的公正,更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信赖。碑林法院将继续以 “如我在诉” 的情怀,让每一起案件都成为法治进步的注脚,为守护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容颜中的安心” 持续发力。
作者| 蒋金瑜
编辑| 李娟
责编| 马宁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