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毛艺融
5月15日,由《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证投服中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为支持单位,北京基金小镇投资者教育基地、东方财富、第一创业证券联合举办的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在首场活动现场,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杨受邀为高校大学生投资者答疑解惑,就中小投资者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和交流。
(图为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杨摄影:郑凯鹏)张杨表示,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层面到监管机构,已经建立了一套多元立体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这不仅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还涉及刑事追责等多元方式。她强调,中小投资者在面对财务造假等侵权行为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谈及中小投资者的维权途径,张杨介绍了诉讼维权、调解服务。她表示,诉讼是中小投资者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投资者在诉讼过程中注意:首先,保存好交易记录,以便确认索赔资格;其次,关注诉讼时效问题,通常从首次曝光时间开始计算,投资者应积极行权,避免丧失诉讼权利。
除了诉讼,张杨还介绍了多种调解服务渠道。她提到,投资者可以通过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公益诉讼、特别代表人诉讼以及专门的调解服务来维护权益。此外,证监会的“12386”热线、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及商事仲裁机构等都提供调解服务,这些多元化的维权方式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互动环节中,一位同学提问中小投资者需要了解哪些基础法律法规。张扬介绍,证券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庞杂,但可以梳理出一个基本框架:首先,国家层面法律,最重要的包括《证券法》,其中包含许多投资者保护的基本原则;《证券投资基金法》涉及基金发行和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刑法》中关于证券犯罪的内容,如操纵市场罪等。其次,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包括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涉及投资者适当性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以及去年出台的新“国九条”,包含多项投资者保护新举措。
此外,还有实操类细则,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发布的交易细则涵盖了股票证券交易的发行、交易等各个环节。张扬律师建议,投资者可以登录证监会或交易所网站,查看“政策法规”栏目,系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