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难产”、审计机构反目、经营困局难解。ST恒立(000622.SZ)的退市危机正迎来“终局时刻”。
新东家入主未满9个月,有“不死鸟”之称的*ST恒立(维权)(000622.SZ)再次遭遇退市危机。
*ST恒立5月13日公告称,公司已在规定期限内向深交所提交听证申请。此前,该公司因年报“难产”触发了退市红线。
该公司将年报难产归咎于审计机构,并向后者起诉索赔3827万元。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ST恒立与审计机构在部分营业收入确认上存在重大分歧,若相关收入无法计入财报,该公司2024年扣除后的营收可能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标准。
目前,*ST恒立虽已提交听证申请,但市场普遍认为,该公司翻盘可能性极低。这家曾多次“披星戴帽”、数度易主的上市公司,可能终将难逃退市命运。
与审计机构反目年报“难产”
*ST恒立退市风险的导火索,是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5月6日,证监会已对该公司立案调查。次日,深交所发出告知书,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2024年年报,触及了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因此拟决定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目前,*ST恒立已提交听证申请,试图最后一搏。
*ST恒立将年报难产的原因,归结为审计机构迟交报告。
早在4月29日,*ST恒立就提示称,该公司审计机构深圳旭泰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下称“旭泰所”)在2024年年报审计过程中,未按规定时间、流程以及法定程序开展审计工作,该公司4月29日下午3点后才收到旭泰所出具的正式审计报告及其他相关专项报告。
这导致*ST恒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未能对该公司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等进行审议,亦无法向董事会提交2024年年报等相关议案。
随后,双方彻底“反目”。5月8日,*ST恒立将旭泰所告上法庭,称对方的行为直接导致该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请求判令旭泰所赔偿公司损失3827万元以及相关费用,并要求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谭旭明、尹擎,风险管理审核经理凌辉,现场负责人王平平对前述赔偿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此前多年,*ST恒立的年报审计机构均为永拓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永拓所”)。永拓所对该公司2023年财报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ST恒立去年12月30日改聘了旭泰所。旭泰所项目组今年1月才进驻现场开展审计。
不仅如此,*ST恒立已连续三年在财报披露问题上“踩雷”。
2024年8月14日,由于2023年业绩预告中披露的预计营业收入与经审计营业收入差异较大,*ST恒立收到湖南证监局的警示函。2023年4月,湖南证监局发出警示函,认定该公司存在收入会计核算方法错误、收入确认跨期等违规行为。受此影响,*ST恒立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导致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调减了3733.59万元、751.28万元。
审计争议暴露经营困境
与审计机构发生冲突的背后,隐藏着*ST恒立的经营困局。
1月26日晚,*ST恒立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3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169.13%~213.98%。其中,扣除后营业收入约3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277.17%。净利润亏损约3300万元~4300万元,同比增亏187.46%~274.57%。
*ST恒立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因为收购全资子公司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余锂想”)所致。
但旭泰所对此并不认可。根据*ST恒立4月14日披露的一则年度报告编制及最新审计进展情况的公告,关于部分营业收入确认,公司与年审会计师存在较大分歧。
而这部分业绩对*ST恒立“保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年5月,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ST恒立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下一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将被终止股票上市交易。
(图片来源:深交所)“如果部分业务收入最终无法合并计算至总的主营业务收入,将导致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仍存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终止上市的风险。”*ST恒立在公告中称。
冰冻三尺,显然非一日之寒。头顶汽车空调零部件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光环的*ST恒立,主业凋敝、扣非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6亿元、2.46亿元、1.1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为0.7亿元。
净利润也是连年亏损。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1325.6万元、1147.99万元、1621.49万元,合计亏损超4095万元。
而该公司的扣非净利润,更是已亏损二十余年。第一财经根据choice数据梳理,2003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扣非净利润均为负数,合计亏损金额达到7.11亿元。
28年“不死鸟”将折翼?
*ST恒立于1996年上市,主要经营汽车空调及零部件业务。
但从2003年开始,由于经营不善,*ST恒立进入“亏钱-保壳-再亏钱”的死循环,多次站在退市边缘。在这一过程中,ST恒立多次易主,成为各路资本的“玩物”。
例如,该公司曾一度被纳入在A股闪转腾挪的“中技系”(以“深圳中技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组成的松散集团)的资本版图。
2013年,停牌7年的*ST恒立定增,当时的第二大股东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阳控股”)参与增发后,以3.76亿股的持股数量成为第一大股东。第一财经此前曾多次报道,华阳控股与中技系实际控制人成清波关系密切。
去年,*ST恒立再次迎来新主。2024年6月,湖南湘诚神州投资合伙企业(下称“湘诚神州”)在淘宝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竞得该公司部分股权,每股价格1.31元,转让总价1亿元,并于同年8月22日与山东信托、厦门农商行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此次转让后,湘诚神州持有*ST恒立7600万股,持股比例为17.87%。但从新东家入主,并未能扭转*ST恒立的经营危局。
目前,*ST恒立已在规定期限内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听证申请,能否“翻案”,再次死里逃生?
“退市都是有规可依的,听证一般改变不了什么。”某投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ST恒立目前面对的是年报难产、业绩承压的“双杀”局面,即便解释清楚年报未按期披露的原因,但其营收问题也存在争议。听证申请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第一财经据深交所公告初步梳理,2024年6月至今,共有ST旭电、海印股份、ST鼎龙、ST新纶、鹏都农牧、中银绒业、*ST巴安等10余家公司向深交所提交听证申请,均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