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考生在考场奋笔疾书,家长也紧锣密鼓地为孩子填报志愿和升学做准备。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就读理想高校的美好愿望,定制高考录取“走后门”骗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耽误考生求学前程,亟需引起警惕!
案情摘要
2023年6月,熊某(化名)向多名被害人谎称其有“内部关系”,掌握高校“特招入学指标”,能为被害人孩子获取补录名额,并通过编造“公关费”“指标费”等名目,骗取款项共计人民币80000元。期间,面对被害人追问,熊某以“正在走流程”“已经录上了还没公布”等理由多番拖延,导致被害人孩子因错过高考正规录取流程,无法办理入学。
白云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熊某提起公诉,经法院判决,采纳白云区检察院公诉意见,对熊某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
检察官提醒
高校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内部指标”。考生和家长要时刻警惕此类“走后门”骗局,提防招录“陷阱”。
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信息。考生及家长可以借助教育局、当地教育考试院以及相关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了解有关高考志愿填报、提档、录取等公开信息,并在上述官方渠道办理报名、投档、录取等流程。
切莫轻信“小道消息”。不要轻信他人所谓“我有关系”“可以运作”“内部消息”等话术。谨记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收取其他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来源:白云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