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5月14日,在通辽市现春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员工郭亚楠正在将新鲜出炉的面包装箱。
郭亚楠是通辽市开鲁县东关村村民,常年在外地食品厂务工。今年4月,在开鲁县惠农劳务公司经纪人介绍下,他来到了现春公司工作,月薪在6000元以上,实现赚钱和顾家“两不误”。
“活不累,各方面福利待遇也比较好,住的方面环境好,离家比较近,方便照顾家人。”说起家门口这份工作,郭亚楠幸福感满满。
郭亚楠正进行面包装箱工作。(资料图)近年来,开鲁县围绕就业持续发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畅通输送渠道,助力农村牧区劳动力稳岗就业。劳务经纪人作为促“就业”的新引擎,由开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牵头,相关劳务公司参与,将嘎查村和社区经验丰富的务工人员培养成劳务经纪人。他们承担着“就业红娘”的任务,收集发布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提供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咨询和跟踪服务。
开鲁县惠农劳务公司经纪人进行直播推介。(资料图)“我做企业经纪人已经两年多了,帮助两万多人就业。根据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人的就业需求来进行精准的推介,起到给企业和工人之间牵线搭桥的作用。”开鲁县惠农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董有贤说。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大量农牧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转移就业的意愿也不断提高。开鲁县积极落实就业促进行动,不断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注重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完善“政府+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劳务经纪人+劳动者”四位一体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找到岗位、找好岗位,稳定增收。
开鲁县人社部门组织劳务经纪人到企业调研。(资料图)“目前,我县聘任了285名农村牧区劳务经纪人,覆盖了全县所有的嘎查村和社区,预计到年底组织劳务输出达到万人次以上。”开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晓东表示,下一步,开鲁县人社局将抓好农村牧区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村牧区骨干劳务经纪人,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的主渠道、主力军作用,提高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实现劳务输出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转变。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薛一群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吕志敏 张楠
新闻编辑: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