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人行道两侧的绿地出现多出处裸露地块,经过物业补种后仍有居民反映补种的绿植被随意触碰。”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的情况引发现场居民们的共鸣。据介绍,4月份曾有居民向昌平区沙河镇滟澜新宸社区反应绿化用地出现多处裸漏现象,影响了整体环境的美观性,社区第一时间联系物业进行绿化补种,但如何让新种植的绿植能够长久的存活,构建长效保护机制成为社区亟待探索的新课题。5月15日上午,一场聚焦“绿植认领可行性”的协商议事会前会在社区议事厅召开,社区代表、居民代表、物业代表、协商议事专家等10余人围坐一起,为破解绿化养护难题贡献智慧。
问题溯源:从被动补种到主动共治的思维转变
“我们共完成了1000余平方米三万棵绿植的补种,选用了黄杨、玉簪、萱草、绣球等品种,新补种了绿植后物业也加派人手进行巡逻,但仅凭物业巡查难以杜绝人为破坏。”物业经理的发言点出当前困境。社区代表坦言:“传统的‘补种-损坏-再补种’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发动居民成为绿化‘主人翁’,这也是召开此次协商议事会前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