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一个多月后,中美经贸关系迎来了重大转机。
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日内瓦落下帷幕。国内时间当天下午3点,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大幅降低关税水平。
其中,美方取消4月8日以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4月2日以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
声明发布后仅一个小时,从事外贸行业的张斌,就收到了美国客户发来的消息——“增加新订单”。此后几天,张斌收到了多条类似的消息,而这也是许多像张斌一样的外贸从业者近几日经历的缩影。
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正在紧张忙碌的工人
“有什么就发什么!”美国客户连夜下了新订单
张斌所在的企业,是位于“中国物流之都”临沂的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对美国业务份额占比超过40%的外贸企业,主营日用瓷,年产量超过6000万件,制作的瓷器曾登上春晚和奥运会,还被作为国宴用瓷。每年的外贸交易额超过3000万美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4月,面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银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大部分美国客户提出“暂停订单”,一些原计划发往美国的产品只能暂时积压在仓库里,个别生产线暂停。面对美国政府单方面发起的“关税战”,企业只得主动求变,不断寻找出路,开拓国内市场,应对冲击。
作为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贸易部的部长,张斌一直在关注中美双方会谈的进展。5月12日下午3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张斌像无数外贸从业者一样,第一反应是兴奋。
“保留10%关税,这个数字,相较于4月疯狂的高额关税而言,已然是极大的缓和。拿陶瓷行业来说,按照调整之后的关税加征比例,我们的美国客户其实是可以承受得住的,对我们出口美国的业务影响也不算大。”张斌预计,接下来外贸行业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美国采购商将掀起“下单潮”。
银凤出口美国的部分日用瓷器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市场反馈来得如此之快。
声明发布后一个小时,张斌就收到了美国客户发来的消息。“当天下午4点左右,就有美国客户陆续和我们联系,有的要求之前暂停的订单继续进行,有的追加了新订单。”
此时,已是美国当地时间的凌晨。
来不及多想,张斌的同事们开始加班加点生产,他们要抓紧这90天的订单“窗口期”,把货物送出去。
“我们公司美国客户的订单量占比超过40%,相对来说美国客户是比较多的。从5月12号到现在,已经有7个客户陆续和我们联系,增加订单,订单量超过300万美元。”张斌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所有工人都在加班加点赶工,之前暂停的车间也已经在5月13日全部恢复生产,此前仓库积压的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正在陆续出运。
记者了解到,就在4月份美国持续加征关税之后,与银凤合作多年的一家美国企业曾连续三次邀请他们召开视频会议,不仅要求原本订单继续生产、继续发货,还增加了新的订单,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银凤的燃眉之急,也增加了企业信心。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这家美国企业也是第一时间联系了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他们要求,原来的订单尽快组织生产和出运,同时也重新下了很多订单,要求在90天内完成。”
张斌对这位美国客户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现在(银凤)库里有什么货就发什么货,只要抓紧安排船期就可以了。”
90天窗口期之下 订单暴涨与继续观望并存
考虑到90天关税窗口期后依然存在变数,“尽快发货”成为外贸企业和美国客户们的一致需求。对美订单暴涨,叠加过去一个月滞留货物的出运需求,“一船难求”的情况也给外贸企业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多家航运公司和行业跟踪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的货运量明显回升。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4日获悉,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正在紧张忙碌的工人
像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这样拥有对美业务的外贸企业,在临沂共有1299家。放眼山东全省,拥有对美业务的外贸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同样在关税骤降后收到美国客户催促发货消息的,还有山东佰凯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这家主要生产商用厨具的公司,对美出口比例一度达到60%。过去的40天里,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美国订单一度全部暂停。
与立刻收到美国客户“催单”信息的企业相比,也有多家外贸企业表示,由于关税刚刚调整,市场反馈尚不明显,一些美国客户仍在观望。
“关税这两天才调整,目前市场还没有什么反馈。估计要过一两周,我们的对美市场才会慢慢恢复起来。”从事外贸行业的金女士如此告诉记者,过去的40天,她所在公司的对美订单全部暂停,不过目前已开始缓慢恢复。
济南万鑫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出口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其生姜、大蒜等产品一直远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比约30%。该公司总经理韩明森告诉记者:“农产品不像大宗产品,市场反应总是比较慢的,估计得到五六月份新蒜上市之后,才会有具体的市场反馈。每年的六月中旬,我们都会有一个订单高峰期,到时候才能看得出来。”他认为,如果按照目前的关税政策,对出口订单的影响其实不算大。
在银座超市内,出口转内销产品被集中展示
“关税战”冲击下,外贸企业纷纷选择“两条腿”走路
经过“关税战”冲击,“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成为众多外贸企业的共识。他们纷纷选择“两条腿”走路,不仅加大了开拓欧洲、东南亚等国外市场的力度,还加强研发高质量产品以开拓国内市场。
以银凤为例,过去40天中,公司及时寻求开发国内市场,通过与当地电商小镇合作,4月初接到了一份价值1000多万元的内销订单,实现了新的突破。
“我们公司目前出口转内销的情况比较乐观,销量还在持续增长。”张斌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组建了电商团队,已经实现了600多万元的销售额。同时还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开始上架产品,优化库存。目前,公司的国内业务份额占比已经从原先的不足10%增加到了30%以上。
“今后,我们的策略重点是内外双循环,两条腿走路,同时加大内销的占比。之前90%是外贸,10%是内销,今年的计划是内销占比40%,外销占比60%。按照我们公司的整体规划,未来将会达到各占50%。”张斌告诉记者。
同样选择开拓国内市场的还有济南万鑫食品有限公司。美国滥施关税以来,他们的销售业绩受阻严重,对美订单几乎为零。不过,过去的40天,他们与银座集团合作,原本积压的出口大蒜、生姜等农产品进入了银座济南区域30余家门店,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韩明森告诉记者,过去这段时间,平均每周能在银座超市销售两吨大蒜和生姜。“消费者们知道这些农产品质量好,门店的零售销量也增加了,比原来增加了20%左右。”
目前,韩明森正在抓紧和大润发超市对接,准备让农产品进入大润发上架售卖。与此同时,他也在等待美国订单爆发期的到来:“大概五六月份,出口的量肯定会恢复的。不过,未来我们还是得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有外销也有内销。做好内销是巩固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力争国内销量不低于国外市场。”
4月初以来,外贸企业的美国订单,经历了从暂停到不断回归的过程。如今,面对90天关税窗口期,对于这些长期布局美国市场的外贸企业而言,迅速行动、“能出尽出”成为共识,“两条腿”走路、多元化布局,也成为了外贸企业的共同选择。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已于美东时间5月14日凌晨00:01正式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正在紧张忙碌的张斌、韩明森们,一刻也不舍得停下来。不管是对于当下还是未来,他们都充满信心。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首席记者 张稳 记者 孙来彬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