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全省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北京西路瞭望”推出“挑大梁·市县展担当”笔谈专栏,约请各地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所在地区工作实际,谈体会、谋思路、亮实招,努力以更强担当、更优作风、更好形象共同落实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来稿请投邮箱:bjxl666666@163.com,稿件篇幅不超过2500字,提供3至5张配图。
今日刊发徐州市沛县县委书记丁广州的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作为江苏“北大门”之一,近年来,沛县锚定“建设六个现代化新沛县”战略目标,全力发展壮大“2+3”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主一副四特”园区,以十项重点攻坚任务带动全局突破,全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实现经济总量和工业开票“双超千亿”。今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徐州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开票、工业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4%、18.9%、12.7%、8.9%。
踔厉奋发正当时,笃行不怠勇争先。沛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干字当头抓发展、满弓发力拼经济,在规模总量、份额增量、速度质量上攀高逐新,为徐州冲刺万亿之城提供更强支撑,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沛县贡献。
一、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更大作为
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稳定向好、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上,让新质生产力在沛县拔节生长。
重抓产业提档升级。紧扣全省“1650”产业体系,坚持新旧并进、量质并举,把“2+3”优势产业家底夯得更实。激发两大特色产业新动能,对新能源产业,持续放大全省综合能源基地效应,加快建设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场景示范,年内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超过200万千瓦,绿电发电能力将达到25亿度。对新型铝材产业,做大做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巩固锻造铝轮毂行业龙头地位,推动全县铝加工能力达到百万吨。重塑三大传统产业新优势,对纺纱纺织产业,立足中国粘胶纱生产基地,拉长做粗染色纱、色纺纱、无纺布等链条,推动产值增速保持在20%以上。对冶金铸造和煤焦电产业,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更好地向“新”发展、乘“数”而上,推动高耗能行业占比持续稳定下降。抢占新兴产业新蓝海,积极布局氢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产业,努力形成更多的优质增量、更强的发展后劲。
重抓园区提级赋能。着力构建以两个省级开发区为主、副园区,四个综合实力千强镇为特色园区的“一主一副四特”园区发展格局,推动沛县开发区、沛北开发区在全省排名持续进位。认真落实县领导包挂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多措并举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持续优化电、气、热等要素供给,稳步推进入沛航道提档升级,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扩产满产,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
重抓消费提质扩量。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举办“活力充沛”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提振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村界杯”农民足球赛、韩楼龙虾节等文旅消费,拓展沛城壹号、汉兴1978等街区消费,多元化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限上批、零、住、餐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坚持农业优先、强村富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让特色农业越来越强。抢抓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机遇,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18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培大育强沿微山湖、沿大沙河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带,着力构建生态肉鸭100亿级,稻麦加工50亿级,辣椒制种、林下蝉菌、绿色果蔬3个10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
让村庄环境越来越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更加注重“务实求实、整齐整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今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将达到75%以上,累计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绿美村庄50个以上。
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大力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攻坚,持续深化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建好20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发挥好34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作用,用好订单收购、保底分红、庭院经济等增收模式,积极探索资源发包、农文体旅融合等发展路径,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实现“双增收”。
三、坚持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沛县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微山湖地区腹地,近年来,倡导构建了微山湖地区县域协同发展机制,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在区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走出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路径。我们将抢抓国家支持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环微山湖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深度融入产业协作朋友圈。跳出县域看县域,立足区域谋发展,加强与微山湖地区两省八县“十五五”规划的衔接配套,围绕新型能源、纺纱纺织等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共建园区等新模式,努力在更多领域共享机遇、共商合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盘子。
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充分整合公路、铁路、航运等资源,协调推进跨微山湖特大桥等重点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全力做好徐菏铁路、沛丰高速等前期工作服务保障,启动京杭运河湖西航道北支线项目前期研究,进一步拉进时空距离、畅通发展动脉。
加快建设平安边界示范区。健全完善接边治理“七联”工作机制,联动开展常态巡逻、矛盾排查、纠纷调处,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养老等辐射范围,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开展好“苏鲁边界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活动,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接边地区群众。
四、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更大作为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年度实施的58项民生实事项目和城建重点工程,让民生幸福更加可知可感、可触可及。
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不断加大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创业扶持力度,建好用好17个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扶持自主创业1万人以上。坚持动态管理、精准保障,加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救助帮扶,让困难群众生活有着落、心里有依靠。
多措并举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提升优质化、均等化水平,争创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县人民医院创级提等步伐,扎实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放大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效应,扩大“长护险+医养结合”覆盖面;办好农民体育节等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着不让加强生态保护。用好全国首创的边界治水“五联”机制,“一河一策”整治10条入湖河道,加快省级山水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绘就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画卷。扎实推进采煤塌陷地生态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渔光互补、文旅融合等路径,匠心建设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建好家门口的“绿色氧吧”。
五、坚持平安善治、多元共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筑牢本质安全防火墙。坚决把不放心的事办放心,积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等各类风险隐患,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底线。
用心解决群众身边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规范化运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用好“书记直通车”民意诉求快办平台,推动县镇村三级书记具体抓、抓具体,努力以服务群众的真心热心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
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推动“两个走进(近)”走深走实,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所站等资源,建强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三支队伍”,让群众走进各类服务阵地,让各类服务走近群众身边,全年服务群众30万人次以上。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好人榜样的示范作用,航天英雄朱杨柱、李广苏的激励作用,红白理事会的载体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和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推动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将深刻把握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稳定“四个一线”中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沛县新实践崭新篇章。
(作者系徐州市沛县县委书记丁广州)
图片 | 沛县县委宣传部 视觉中国
编辑 | 王君
责编 |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