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以为腰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没有科学评估病情,只采取贴膏药、按摩等手段缓解疼痛,结果可能延误真实的病情。”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五病区主任贺学军为记者介绍了近期科室的一起典型病例。
34岁的郑先生便是病例中的患者。正处于身强力壮的年纪的他,却被反复发作的腰痛困扰了17年。久病不仅未能自愈,反而越拖越严重,发展到了无法正常行走的地步。
“我刚成年就开始出现腰痛症状,偶尔的疼痛让我以为是劳累所致。后来腰痛症状频繁发作,我又推断认为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从来没有正规就医。”郑先生回忆,近年来,自己病情愈发严重,从腰部酸痛、到单腿酸胀发麻,再到双腿疼痛、坐立难安,直到行走10米就疼痛难忍的地步,这才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五病区就诊。
“入院后,他最终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腰椎不稳定。” 该院骨科五病区脊柱专科殷浩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换句话说,这样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的腰,“腰龄”相当于已到了60—70岁。
殷浩介绍,由于郑先生本身就有先天性腰椎管狭窄,这类人群因天生“管道”比别人狭窄,管内的神经更容易被挤压,也更容易出现腰椎问题。再加上平时一些例如工作久坐、弯腰负重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多个腰椎间盘突出,相当于腰椎的“减震垫”多处破裂。
“忍痛17年的做法不可取,如今,他的腰椎‘摇摇欲坠’,相当于提前衰老了30年。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再拖下去可能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殷浩说。
最终,脊柱专科团队为郑先生成功实施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这是一项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技术,具有微创性(仅4cm左右小切口)、精准减压、稳定脊柱、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当脊柱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贺学军提醒,脊柱疾病并非“必须忍”,如今,脊柱手术已进入精准微创时代,手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高。若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评估手术指征,避免长时间拖延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