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5日电 (范福才)5月13日是李成春的小卖部恢复营业的日子。已经歇业9个月的店铺,今天重获新生。亮堂的店铺里,安放了几组货架,矿泉水、饮料、零食等商品整齐的陈列在货架上。店铺门口摆放着几张凳子,好像在欢迎每一位光临的顾客。
李成春,一位57岁的农村妇女,家住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二道水村(现更名为新日地村),村子沿318国道修建,李成春的房子位于村子的下游方向。房子有两层楼,一楼客厅被李成春简单地改造成小卖部。房子后面是高高的大山,房前则是318主干道。
康定市局(分公司)工作人员与李成春(中)拉家常。范福才 摄仔细环顾房子四周,能够看到一些硕大的石头静静的躺在不远处。李成春介绍说:“这些石头是去年被泥石流冲下来的。”泥石流的破坏力极强,房前屋后依然残留着冲刷过的痕迹。2024年8月3日凌晨,那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至今让李成春心有余悸。
李成春对当时发生的情景历历在目,她说:“自己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可怕的泥石流。“泥石流发生时,山体滑坡的响声吵醒了熟睡中的李成春,她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通知儿子和儿媳妇,并跑到隔壁房间,抱着孙子往楼顶转移。他们刚跑到楼顶,泥石流便如野兽般奔涌而下,淹没了房子的一楼。
一家人成功避险,幸免于难,可是家中的财产却像被泥石流洗劫了一样,损失巨大。价值七万块钱的卷烟连同其他商品,一夜之间,没了踪影。儿子贷款买的货车也被泥石流冲走,找到时只剩下一个车门。本不富裕的家庭,因为这场天灾,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房子矗立在原地,但脏兮兮的,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模样;泥石流切断了经济来源,未来的生活该怎样继续?不过,泥石流并没有击垮坚强的李成春,她很快振作起来,借助政府受灾补贴政策,他们在镇上过渡安置5个月后,重新回到村里,通过外出务工、采摘花椒和苹果等方式,一点一点地挣钱、攒钱,维修房子,更换被泥石流冲毁的卷帘门、窗户,粉刷墙体,慢慢地使房子恢复至原貌。
李成春在努力的同时,各方力量也积极提供帮助。甘孜康定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其受灾后的第三天上午,组织志愿服务队携带药品、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到安置点进行慰问,详细了解客户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及时送上关心关爱。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李成春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小卖部什么时候可以营业。李成春2014年开始经营这个小卖部,村里的村民和过路游客是主要消费群体,由于销路窄,商品动销慢,每个月的销售收入仅有千元左右。虽然小店带来的收入不多,但却撑起了一家的生活和希望。李成春最困难的时期,依靠小店每天10元、20元的微薄利润,把孩子抚养成人。
今年4月16日,李成春向康定市烟草局递交了恢复经营卷烟的申请,作为村里唯一一家卖烟的小卖部,她的申请很快得到批准。考虑她家的特殊遭遇,市烟草局人员不仅把办好的烟草证亲自给她送上门,还积极协助李成春使用订货系统,完成了复业后第一批卷烟的预定。
恢复营业当天,李成春见到了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市局(分公司)营销人员购买了花篮、电饭煲等物资前来慰问,与李成春围坐在店铺跟前,拉家常,叙友谊。工作人员还为她讲解《零售商户防灾指南》,为即将到来的雨季做好准备。另外,他们还带来一个好消息,针对仍存在经营困难的商户,市局(分公司)即将推出“二次帮扶计划”,通过联系农商行开展延长贷款免息期、提供专属陈列指导和个性化经营指导等举措,切实为客户经营创造便利。
和李成春聊天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生活嘛,有意外是常事,但总会一年比一年好。”风雨之后见彩虹,现在风雨已过,李成春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