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李贺 常静静)“公司之前拖欠我的工钱拿到啦,我打算去职业技术学校学门手艺,将来靠手艺吃饭。”日前,被害人莉莉(化名)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检察官分享了自己的喜悦。
因为不甘心直播间的“榜一大哥”被“抢走”,受雇于同一家网络公司的多名主播,对“抢人”的同伴“动了手”。2024年9月,二七区检察院在办理这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发现有5名当事人都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被打的主播莉莉称,她是2024年夏天入职的这家网络公司,在直播平台从事网络主播工作。“按照公司规定,每天晚上8点开始直播,凌晨2点下播,如果达不到公司要求的业绩,就要一直播到早上6点,还可能拿不到公司口头承诺的每月4000元底薪。”莉莉说,这种情况造成主播之间竞争相当激烈。
该院进一步调查得知,该网络公司通过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直播账号,将莉莉等人包装成成年人从事主播工作,以口头协议等形式替代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未成年主播的权益难以保障。
2024年11月,该院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并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严惩违法主体,对辖区内违规雇用未成年人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迅速开展工作,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法对涉案网络公司处以罚款3.5万元,责令其清退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主播5人,并支付之前承诺的底薪。相关单位还排查辖区内经营范围包含直播项目的用工单位267家,进一步规范用工市场。
与此同时,二七区检察院检察官深入辖区学校、社区开展劳动法律法规专题宣讲,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00余份,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识别“高薪陷阱”,提高自主维权意识。
上一篇:冀菜:冀味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