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李冬梅为参加活动的女孩讲授自护知识。
“她能看到孩子们的问题和需求,找到改变和教育他们的那把‘钥匙’”“她做工作总能延伸到办案之外”……这是同事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刑事犯罪检察部主任李冬梅的评价。
深耕未检工作十余载,李冬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工作中默默耕耘、辛勤付出,用爱心和法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艳阳天,先后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重伤孩子的子弹是谁射出的?
今年春节前夕,李冬梅收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男孩是小凯(化名),他眉眼弯弯,笑容满面。几年前小凯遭遇过一场意外,所幸现在身体恢复得不错,这让李冬梅很感慨。
2018年4月7日,8岁的小凯在自家写作业时,被门外飞来的一颗铅弹击中了头部,受重伤。小凯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才死里逃生。案发时,小凯所在居民区没有安装监控,公安机关通过排查周边居民了解到,有人看到徐某打枪,于是立即找到徐某。徐某承认自己曾用气枪射击麻雀,事后把枪扔在化粪池中,但其坚称不是发生在4月7日这一天。
因案情复杂,吴江区检察院应邀依法介入侦查。“一定要抓到凶手,让他受到法律制裁!”李冬梅依法引导公安机关取证,发现徐某在事发第二天和妻子前往外地妹妹家,并和妹妹交换了手机。为什么徐某在事发后离开住所并和妹妹交换手机?对这一奇怪举动,公安机关多次讯问。最终,徐某妻子和妹妹承认为了帮徐某脱罪,在警察第一次找到她们时说了谎话,事实是徐某事发后亲口承认他在4月7日打过枪。此外,李冬梅引导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实验,确定铅弹飞行轨迹,进一步排除了其他人作案的可能。在种种证据面前,徐某认罪。经吴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二年。
凶手虽然落网,小凯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做开颅手术后,小凯经常头疼得整夜睡不着觉,更严重的是,他左侧颅骨塌陷缺损,若不及时修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然而,第一次开颅手术已经耗光了小凯家的积蓄,二次颅骨修复手术的费用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小凯父母喘不过气。
为不耽误孩子治疗,李冬梅帮忙向吴江区委政法委申请司法救助金,商请苏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供“大病救助金”,联合团区委、妇联号召爱心企业家捐款,和同事一起帮助小凯家人发动网络众筹……“我现在还记得筹集到手术费后她那个开心劲儿,一直在说‘孩子有救了’。”同事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二次颅骨修复手术很成功,小凯的身体慢慢好转。“李检察官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不只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小凯妈妈对李冬梅充满了感激。
从事未检工作以来,李冬梅用实际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领团队办理各类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800余件,个人所办案件入选最高检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江苏检察机关保护留守儿童典型案事例等省级以上典型案事例11件次。
拉一把,网络“黑客”变“红客”
“要用爱带孩子回家。”吴江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负责人陈文清告诉记者,这是李冬梅给该院未检人种下的一个信念,她也坚信每个迷途的孩子都值得引导和挽救。
2021年,未成年人小伟(化名)在就读某技师学院期间,因对学校的某些服务不满,向通过网络认识的凡某购买网络攻击服务,在40天内陆续对苏州某科技公司租用的阿里云服务器进行网络攻击,导致该服务器业务中断7个多小时。
案发后,吴江区检察院依法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并同步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深入调查,李冬梅和同事发现小伟从小就喜欢计算机,每天投入大量时间自学计算机知识,还经常帮助他人解决电脑相关问题。这次,他是因为一时气不过才冲动行事。“我们必须拉他一把。”李冬梅对同事说。
经过多方考虑,2023年10月,吴江区检察院依法对小伟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六个月。为帮助小伟重回正轨,李冬梅和同事联合司法社工、职业规划师组成帮教小组,为小伟量身定制帮教方案,帮助他理性对待情绪变化。在帮教期内,小伟多次参加“网络红客”的公益组织,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维护网络安全,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很大提升。
在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小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注册了一家计算机研发公司。现在,小伟的公司发展良好,已经承接不少研发项目。看着儿子慢慢走上正轨,经营着一份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事业,小伟爸爸格外感恩:“只要孩子不犯错、好好发展,我比什么都高兴!”
今年初,李冬梅接到小伟的咨询电话:“李检察官,我们公司签订合同时,保密条款要怎么完善才能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李冬梅一边解答他的问题,一边暗自欣喜孩子法律意识的增强、思考的周全……
其实,早在2017年4月,为解决涉罪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家庭关系紧张、情绪管理失控等问题,李冬梅就发起了“爱—回家”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并组建“检察官+社工+帮教指导专家”团队。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帮助312名涉罪未成年人重回正轨,成功开展涉案青少年自杀心理危机干预16人,相关做法获评“全省政法系统关工委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苏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优秀案例(部门帮扶类)一等奖”。
用心守护每一朵花开
在吴江区检察院,有一个以李冬梅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墙上挂着一句标语:“守护妇女儿童,就是守护未来的希望与力量。”这些年,李冬梅坚持以检察司法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这句话。
“每当看到被害未成年少女惊恐、害怕的模样,我的心里就像扎进了一根刺。”在未检工作中,总会接触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李冬梅无法忘记那些被性侵孩子的样子,但更让她焦急的是,有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性侵害,有些孩子受到性侵害后不敢说、不会说。
“必须普及科学的防性侵教育,让更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为此,李冬梅多方协调、积极沟通,最终与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的女童保护基金取得了联系。该基金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2016年,吴江区检察院与该基金签约合作,合作内容为引入该基金研发的专业课程《爱护我们的身体》,培育志愿者讲师,并组建“吴江守护未来”团队,在辖区内开展儿童防性侵教育工作。
“当时,一些学校和家长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敏感,存在一定的顾虑,所以我们在防性侵课程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李冬梅毫不气馁,她与2名同事一起不断研究演讲技巧,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反复打磨课程内容,一趟趟地到学校试讲。最终,这个小小的3人巡讲团队,用满满的诚意和专业的授课获得了学校、家长的认可。
在吴江区妇联、教育局的共同推进下,《爱护我们的身体》这门防性侵课程被纳入吴江区小学必修课,但李冬梅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防性侵教育已经向儿童普及了,青春期的孩子更是“一个不能少”。在她的大力推动下,2022年9月,由吴江区检察院、妇联牵头,吴江区委政法委等八部门和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共同参与的“拥抱青春 守护花开”项目正式落地,“吴江守护未来”团队围绕性教育、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等内容研发的《拥抱青春期》课程成为当地中学初二学生的必修课。
如今,曾经的3人讲师团已发展为涵盖检察官、教师、律师、妇联干部等群体的百余人大团队,相关课程惠及12万余名中小学生。李冬梅还与同事打造了“前端预防+司法办案+个案干预+跟踪救助”四位一体的志愿者服务模式,“拥抱青春 守护花开”项目获得“2024年江苏省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10余项,他们研发的防性侵绘本《面包屋的小秘密》也出版在即。
寒梅报春,拳拳之心。李冬梅用法律的温度守护每一个少年的梦想,用司法的力量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对她来说,守护青春花开、见证生命绽放就是最好的事。
上一篇:这里是西藏 | 墨脱公路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