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讲诚信守信用的河北好人
“炸串奶奶”贾美兰。
非遗传承人郝子磊。
长城保护员岳书臣。
00后女大学生何孟叶。“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形象阐释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今年以来,我省发布了95人(组)“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其中不乏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他们中有多年坚持低价售卖的“炸串奶奶”,有带动超万名残疾人再就业的非遗传承人,有坚守28载保护长城矢志不改的长城保护员,也有捡拾七万元现金后归还失主的00后大学生。
日前,记者走近他们,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各界群众向善向上的追求,让诚信的种子扎根每个人心中,共同打造崇尚诚信的社会风尚。
“炸串奶奶”贾美兰:
27年低价,良心售卖撑起一个家
本报记者 高 珊
5月11日16时刚过,邯郸市磁县鼓楼大街上的一个小摊位前,已排起了长队。
摊主是一位头发斑白、有些清瘦的老奶奶,她就是今年76岁的贾美兰。
没有店铺、没有招牌,只有一辆简单的小推车;不卖高端食材,只卖用青菜、土豆片、豆制品和火腿肠做的炸串,无论荤素,平均每串只要两毛五……贾美兰的炸串质优价廉,让她这两年火出了“圈”。她成了远近闻名的“炸串奶奶”。
“来20串土豆片。”一位中年男子转了5元钱。
只见她熟练地将串放进油锅,滋啦声中土豆片逐渐变得金黄,香气扑鼻。不一会儿,炸串出锅,她蘸上酱料,动作麻利。
“老奶奶实在,炸串量足、味道好,还便宜。”排队的食客纷纷称赞。
27年前,贾美兰下岗了,面对生活的压力,她摆起了炸串摊。
这些年,这个小摊位养活着一家人。贾美兰的儿子因一场事故造成重度烧伤,多年来一直需要吃药治疗,没法从事体力劳动。贾美兰的老伴儿眼睛不好,一只眼睛失明,只能帮忙在炸串摊收钱。
炸串摊位不大,却倾注了贾美兰的全部心血。一早去菜市场挑选食材,之后回家清洗、切菜、穿签,再赶在下午3时前出摊……27年来,她日日如此。
早先,1元钱12串。她在4年前调了一次价格,涨到了现在的1元4串,比起其他炸串摊,仍然便宜不少。
不少人劝她,为了生计,多涨点,贾美兰却坚持薄利多销。她说:“如果价高了,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可能就吃不起了,咱挣够生活费就中了。”
虽然艰难,靠着炸串摊,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儿子做了植皮手术,也娶了媳妇,还摆了个水果摊。
这两年,网络视频的传播让贾美兰“火了”,吸引不少人慕名前来。
面对食客的追捧,贾美兰以诚相待。“我用的油一天一换,食材也都是新鲜的。当天的串,当天保证卖完。”在贾美兰看来,宁愿卖脱销,也不卖剩下的,质量是第一位的。
2023年年底,磁县征迁鼓楼周边等区域近千户,其中就包括贾美兰一家。
一家人未来的生活有了保障,有人劝她早点退休。贾美兰笑着说:“我这人闲不住,只要干得动,附近的孩子们还想吃,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晚上9时,当天的炸串已经售空,贾美兰打扫了卫生,推着小车往家走。一天的忙碌让她十分疲惫,她说,虽然累一些,但心里踏实。
非遗传承人郝子磊:
信守承诺,带动万余名群众就业
本报记者 薛惠娟
左手执偶、右手钩针,丝线在他的双手间飞舞,一个玩偶头部的纹理很快就织了出来。
他叫郝子磊,今年45岁,是河北如心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邱县非遗珠绣传统手工的第四代传承人。
拿着手中的玩偶,郝子磊介绍:“这是我们的新款手工艺品‘哪吒’。电影中‘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也符合我们残疾人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
郝子磊出生于邱县农村,因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残疾。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串珠手工技艺,看着各种用珠子串起来的物件,便喜欢上了,从此一发不可收。
多年来,他致力于非遗珠绣手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诚信经营,信守承诺。
刚开始,他一个人白天编织,晚上摆地摊卖。2008年他设计制作了一款珠绣,销售很好。郝子磊便发动家里人和身边的残疾人朋友都参与进来,2009年,他成立了邢台市第一家手工活工作室。
多年来,郝子磊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打造了手工之家、手工商学院、手工博物馆等平台,创建了励志珠珠绣品牌。
2013年以来,在珠绣基础上,他们又开拓了针织玩偶领域。没想到,产品一上市就备受欢迎,尤其是海外市场。
因为诚信,所以受人信任。珠绣手工事业在郝子磊和团队的努力下,不断焕发出新意,也一次次地创造着属于他们的辉煌。
在2018年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省、市大赛中,郝子磊的手工之家项目均获第一名,在全国决赛的专项组比赛中获得优秀奖,该手工项目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
2022年,他与伙伴一起打造和开发了国内首个泛手艺人数字化服务平台“千百匠”,将手工与互联网结合。2023年10月,郝子磊获“河北省乡村工匠名师”荣誉。
信守承诺,点亮残疾人就业创业之路。艰难的就业创业经历,让郝子磊深知残疾人的不易。创业之初他曾立下誓言:“若有一天我有能力了,绝不让残疾人求职流泪,让他们都能体面就业。”
这份承诺,他源于心、践于行,带领团队通过多种方式扶残助残。
他带领团队到邯郸市邱县、丛台区、肥乡区等地,免费开展珠绣手工技能培训45场,其他线下免费手工培训80余场,线上直播等方式免费手工培训130余场,累计培训人数50余万人次。
截至目前,郝子磊和他的手工事业已帮助全国各地1万余名家庭妇女以及残疾人等,通过珠绣在家有了事干、有了钱挣,实现了灵活就业创业。
长城保护员岳书臣:
义务巡护长城28载,只为守住咱的根
本报记者 高 珊
初夏时节,位于邢台境内的马岭关长城上,微风习习。
5月11日,星期日。9时许,马岭关长城保护员、邢台市信都区宋家庄镇明水村村民岳书臣穿上工作服、蹬上胶皮鞋,带着照相机和望远镜,要上山巡护长城。
这一天,马岭关长城又迎来了几拨游客。
每当有游客到访,岳书臣必会去长城转一圈:马岭关长城年代久远,不少砖垛有了松动迹象,他要提醒游客拍照时远离松动的砖墙;劝导游客不要带走长城上的砖,也不要留下垃圾。
从岳书臣家走到长城,要经过一段蜿蜒的山路。前些天的大雨让山路湿滑难行,岳书臣却走得轻松,因为这条路他已经走了28年。
盘山而上一个多小时,岳书臣到达海拔1330米的马岭山顶。
迎着山风,岳书臣回忆起了他和长城的缘分。
那是1997年4月的一个傍晚,岳书臣一出家门,便撞见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外乡人匆匆上了马岭。他心里疑惑,这个时候不是游客爬山的时间,更奇怪的是,他们背着绳索、铁钎,是要做啥?
他悄悄尾随上了山。果然,一到关城,岳书臣就看到这群人正放倒一块蟠龙大石碑。
“那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哪能让他们糟蹋!”岳书臣狂奔下山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并报了警,最终警民十来个人联手截住了这群人。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咱得守着。”事后,他摸着石碑上斑驳的纹路,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就这样,他默默地守起了长城。2013年,当地文保所选聘长城保护员,岳书臣应了下来。自此,他更成了长城的常客。
锯掉城墙上萌出的小树,清理游客丢弃的垃圾,监测水火险情……每周至少三次,岳书臣把巡视的情况拍照上传工作群。
然而,巡护长城,远不止这么简单。
有一回,他刚爬上陡坡,就遇到了一只半米高的大野猪。他闪身躲到树后,大气不敢出,直到野猪离去,他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当天下午5时,岳书臣结束了一天的巡视。站在烽火台上,他的心中无比踏实。28年来,他走了六万里山路,磨破了几十双鞋,却从未觉得辛苦。
00后女大学生何孟叶:
拾金不昧,七万元现金归还失主
本报记者 薛惠娟
7万元,对很多人来说并非小数目。当面对7万元现金时,00后大学生何孟叶做出了选择:在寒风中守候半小时,将捡到的现金及贵重物品归还失主。
何孟叶,是河北体育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5月13日,正在北京实习的她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这样做。”
事情发生在2025年1月26日,文安县兴隆宫镇街头寒意袭人。这天,假期中的何孟叶正在探亲。走在街头,她意外发现一个黑色的包,装有七沓百元现金、多张银行卡及证件。
“快过年了,这么多钱丢了,失主该多着急呀!”她决定在原地守候。
天气异常寒冷。何孟叶在寒风中坚持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一名男子匆匆跑来,在附近的汽车上翻找东西。
何孟叶主动上前询问,并与包内身份证信息进行核对,确认这位男子就是失主,二话没说就把公文包还给了他。
原来,失主崔凯当天开车前往文安县兴隆宫镇办事,停下车后大约过了半小时,才发现装有7万元现金的包丢了。
“那些钱是部分工人的工资,我心想肯定找不回来了。没想到,回到车上翻找时,有个姑娘正在那儿等着。”面对失而复得的7万元,崔凯既激动又感动。他立刻拿出两千元酬谢,却被何孟叶拒绝了:“叔叔,我要是图钱,您就不会在这儿看见我了。”
后来崔凯再三追问,才知道这个拾金不昧的姑娘叫何孟叶。事后,崔凯辗转找到了何孟叶的家,再次拿出现金致谢,又被一家人婉言拒绝。
过完年之后,崔凯心中始终记挂着这件事。2月24日,崔凯专程驱车从廊坊来到石家庄,向何孟叶的母校送上表达谢意的锦旗和感谢信。面对称赞,何孟叶有些腼腆,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平常何孟叶就是个热心肠,经常主动帮助他人。”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辅导员王媛媛说,“她在面对巨大的诱惑时,选择了拾金不昧,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记者了解到,何孟叶不仅在品德上表现优异,在学业和体育方面也表现突出:2023年,因品学兼优被评为系三好学生,并在同年经过严格考核,取得高尔夫裁判证;2024年,获得校级奖学金;2025年3月,获得青少年体适能教练结业证。
(本组图片均由省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