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变暖背景下南亚季风演变规律揭示
通过分析过去300万年间地球不同暖期的气候数据,并结合三种典型的未来增暖情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南亚夏季风的演变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14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南亚夏季风的变化,影响着10多亿人口的水资源供给。在未来增暖情景下,数值模式普遍预估,南亚季风环流将减弱但降水将增加。“然而,来自古气候的证据却显示,南亚季风环流和降水在过去暖期均增强。这一差异对我们理解和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季风系统的演变提出了挑战。”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说。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整合了包括上新世中期、末次间冰期等地质时期的气候数据,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气候预测模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他们发现,无论是远古时期由植被覆盖变化、地球轨道变化等引发的暖期,还是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南亚夏季风均呈现出“降水总量增加,区域分布改变”的共性特征。
南亚季风降水增加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首先是全球变暖使大气中水汽变多,导致湿区降雨更猛、干区更干;其次是欧亚大陆及北非地区异常升温,改变了季风流动模式,致使南亚地区出现“南干北湿”的格局。
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利用地质时期气候数据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南亚夏季风变化的未来预估中,其准确性经检验与现行气候模型结果高度吻合。这表明,古气候记录对有效校正现有预测模型,进而提升未来季风预测水平具有重要潜力。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伴随全球变暖持续,极端事件将逐渐增多。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陆成宽)
原标题:全球变暖背景下南亚季风演变规律揭示 来源:科技日报
下一篇:给体重减负 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