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酒仙桥街道中北路社区共有5个小区,其中芳园里面积最大,楼栋最多,以前骑手进小区常常犯迷糊。
“楼号很复杂,比如除了17号楼,还有甲17号楼、乙17号楼、丙17号楼,此外还有乙17号平房、丙17号平房……稍不留神就会送错。”一位骑手说,这些极为相似的楼栋相隔还挺远,虽然每栋楼都贴有楼号,可每栋楼挨个绕着看一遍太耽误时间,天黑以后尤其不方便。“连经验丰富的老骑手都会偶尔送错,刚入行的骑手简直像进了‘迷宫’。”
2024年,中北路社区着力打造“骑手友好社区”,通过与50多户商家沟通合作,为骑手提供休息、充电接水、优惠餐等服务,并开办了首届“骑手节”。“骑手节”上,骑手们不仅可以享受理发、按摩等服务,还可以向社区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骑手反映了芳园里小区送餐难的问题。
社区联合辖区企业为小哥免费洗牙。
社区迅速行动,和居民协商征求同意后,绘制了骑手友好地图,张贴在小区各个出入口,不仅清楚地标注出每栋楼的楼号,还标明了哪里可以充电、哪里可以休息。骑手说,如今进小区只需看一眼地图,就不再担心送错,也不再为找楼绕着小区兜圈子了。
社区党委书记于圩介绍说,社区还打造了两个全时驿站,24小时为骑手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各项服务。目前,社区正在对全时驿站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洗浴功能。“眼看夏天就要到了,天气炎热,骑手们顶着烈日奔走配送,可以随时来冲个凉,休息一下。”
让于圩感到高兴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骑手不仅工作更便利了,而且对社区更有归属感了,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骑手在配送路上发现问题,及时向社区或物业反馈,问题得到更快解决。前不久北京大风,小区里树枝折断,正是骑手在配送途中及时发现,赶紧找来物业紧急处理,才消除了安全隐患。”
于圩说,今年3月底社区开设了第一期骑手课堂,邀请交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马上第二期也要开讲了,主题是消防安全。之所以定这一主题,一方面是骑手工作离不开电动车,需要提升安全充电意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骑手逐渐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而且从反映问题变成了主动治理。“第一堂课结束后,有骑手找到我们,说希望下次讲讲怎么使用灭火器,这样平时走在小区里,万一发现哪里起火了,不用再联系物业,自己就可以立即灭火,更快消除安全隐患。”
骑手课堂为骑手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还有骑手主动当起社区的副楼长,和楼长相互配合,成了社区治理的“合伙人”。快递员周林督就是一名副楼长,如今他每次送货路过小区一位高龄老人家时,都会顺手帮老人带垃圾下楼。老人常年独居,年纪大加之腿脚不好,下楼不方便,垃圾拿不下去,便堆放在家门口,曾经引来楼内其他居民的投诉。社区了解情况后,一边和老人做沟通,一边寻找两全的解决办法。周林督得知情况后,便主动认领了这项工作。
如今,周林督为老人带垃圾下楼已经持续了近一年。“平时社区总想着我们,有困难都积极帮我们解决,我也想力所能及地帮帮忙。平时我送快递经常路过老人家,送完货把垃圾带下楼,顺手的事儿,能解决老人的难题,也能化解邻里纠纷,挺好的!”
【治理亮点】
新就业群体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构建骑手友好社区,精准锚定充电、休息、医疗、应急等民生触点,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让社区治理更显温情。
打造骑手友好生态,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合伙人”,新就业群体以其自身独有优势,化身“移动探头”“平安哨兵”,实现隐患即查即改、服务与治理双向赋能,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温情治理网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下一篇:美联储,突变!事关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