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郑理致 通讯员 范少杰 文/摄
“高三(3)班同学沈文轩真的让人喜出望外,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似乎有无限可能。”5月6日,衢州二中信息技术老师、学校科创社指导老师金友滨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近日结束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沈文轩制作的科技作品《智能多功能寝室管理与报警系统》获得萌芽赛道入围总决赛的荣誉,浙江省仅9项。至今,沈文轩已经手握三项软件著作权。
“一年磨一剑”
来到衢州二中科创社教室,记者看到沈文轩正在调试“智能多功能寝室管理与报警系统”。一个普通的木盒子里面装着一堆复杂的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当记者靠近它约20厘米距离时,它发出了“嘀嘀嘀”的报警声。
“这套系统灵敏度较高,你已经触发了它的防盗报警。”沈文轩指着控制板说,木盒子模拟的是寝室,里面这块控制板叫行空板,相当于控制中心。把行空板与电脑连接,通过学校的无线网络,后台管理老师就可以通过电脑查看行空板上的所有数据。
这个装置除了可以防盗报警,还可以监测寝室里一氧化碳浓度、水浸等情况,颇为实用。这个系统还可以拓展很多功能,如果连上摄像头,可刷脸打卡,还可以监测寝室窗户是否关好,对学校寝室管理很有帮助。
“你发明这套装置的灵感来自哪里呢?”面对记者的好奇,沈文轩笑着说,读初一年级时,他偶尔听了一堂高中信息技术网课,课上讲了编程语言和实际运用,让他顿时迷上了编程。于是他开始看书自学,慢慢摸索。不久就做出了几个小程序,比如可以统计分数或可以做成绩自动排名的软件。虽然是牛刀小试,但已展示了他较强的计算思维以及科创实践能力。
进入高中后,在金老师的课堂中,他学习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编程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对计算机编程及硬件项目设计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他果断选择了技术作为选考科目。课余他还报名参加了学校科创社,为他做出《智能多功能寝室管理与报警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之所以会制作这么一台装置,源于学校科创社的一个课题。”沈文轩说,衢州二中是衢州市首批智慧校园,智慧班牌、校园人脸识别等装置让校园管理十分便捷。科创社指导老师张志强说,学校有意请第三方公司开发一款适用于学校寝室管理的软件。张老师把这个课题当作社团课题让同学们思考并尝试制作。
当时读高一的沈文轩接到课题任务后立即开展了调研:寝室管理的难点在哪儿?最常见的突发状况有哪些?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面对认真严谨的沈文轩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受访老师和同学无不认真对待,他们同他一起认真分析寝室日常管理难点、痛点,分析火险、盗险、半夜突发疾病等寝室会面临的多种安全隐患。做好调研分析报告后,沈文轩利用假期开始着手编程,最后完成了3000多行代码,终于做出了《智能多功能寝室管理与报警系统》。
“现在的成品已经是第三次改版后的成果,从调研到成品,前后历时一年多,算是‘一年磨一剑’吧。”沈文轩笑着说。
手握三项软件著作权
这套系统已经被沈文轩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这并不是他唯一一项拥有软件著作权的作品。在金友滨和张志强两位老师的带领指导下,至今沈文轩已经手握三项软件著作权。
此前,沈文轩和学长何攀攀以及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的两位学生共同开发了《缘茶智学》平台。
“开发‘缘茶’系统源于一次比赛。”沈文轩说,2023年他参加了当年全省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24届学生活动)创客竞赛,竞赛要求是要跨地区学校组队,打造一款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软件。衢州二中同温州二中组队后,队员们开始头脑风暴,打算设计一款智慧课堂数据分析系统。
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老师上课时打开系统,可以实现学生坐姿提醒,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同时借助智慧课堂系统让课堂互动更加智能有趣,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下课时,系统会触发泡茶装置,提醒学生在学习忙碌之余养成喝茶习惯,摆脱高糖饮料,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在学生心目中播下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种子。
“和其他学校同学合作开发拓展了我的思维,增加了许多经验。”沈文轩说,比如温州二中的同学提议在系统里加入谷歌的人脸识别库,这样系统就能精准捕捉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这真是一个好点子。”
最终,这项软件获得了高中组创意智造专项二等奖,四人共同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让张志强惊喜的是,他在利用DeepSeek进行一项搜索时,意外地发现衢州二中《缘茶智学》系统开发中的部分内容竟被作为案例推荐了。
沈文轩拥有的第三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品是《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这个软件被学校在电子班牌上试运行之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肯定。这套系统的开发同样来自现实需求,系统可以帮助老师统计并发布学生分数。有了这套系统,学生可以在校内任何一块电子班牌上查询考试分数,分数还能精确到小题分,从而让老师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准确的了解。
“一位中学生能够手握三项软件著作权,而且还具备如此娴熟的软硬件项目开发能力,这无论如何都是让人自豪的事。”金友滨老师言语间掩饰不住对沈文轩的欣赏。
“要感谢二中这块丰沃的土壤”
“学习编程语言和设计软件最初只是我的兴趣爱好,但在衢州二中却因此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现了一个更加多元且充满挑战的世界,真的要感谢二中这块丰沃的土壤。”沈文轩告诉记者,衢州二中非常重视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非常注重创造学生的学习锻炼机会。
“比如只要有合适的比赛,金友滨以及张志强两位科技辅导老师都会鼓励同学们按照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自己的的赛道参加。”沈文轩说,在高一、高二期间,他就斩获了第25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国赛)交流证书、2022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工程设计创意项目个人程控电路设计一等奖、第38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三等奖、2023年第20届衢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组一等奖,以及2024年衢州市学科学能检测信息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衢州二中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抓手,致力于营造一个包容、鼓励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勇敢探索未知。”衢州二中党委书记翁胜华说,近年来,二中学子在各项科技创新大赛上屡获佳绩,申请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成果丰硕。例如今年3月,由张志强老师辅导的两名高二同学参加四川大学网络安全竞赛,获得优胜奖的好成绩,并取得了川大少年班的录取资格。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有序安排科技实践活动,不断推进科技型高中建设,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品牌。
未来,沈文轩会带着对软件编程的不懈追求继续优化产品体验,而校园里更多像沈文轩一样的同学正在衢州二中这块丰沃的土壤中萌发自己的科技创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