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作考场,贵州28位考古探掘能手角逐“省级冠军”
创始人
2025-05-12 18:31:58
0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应腾 赵泳淞)旋入土下知千年,一戳一钻一提,“挖得好”也能成为省级冠军!

  5月9日,通过两天培训,一天实战,贵州省2025年文物行业职业技能选拔赛“考古探掘工”项目“四强”揭晓,前两名将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文物技能大赛。

比赛由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总工会主办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问“考古技能大赛,比什么呢?”

首先,比最强大脑里的“硬知识”。

  百年中国考古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考古学技术体系,《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考古勘探工程规程(试行)》及田野考古常识,是28位来自全省各文博单位选手理论考核的重点。

  对此,除了本省的考古专家,赛事组委会还特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焦南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刘志岩组成“名师提高加强班”,从方法论和实践个案分享,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大家的专业理论素养。

由国内考古学者组成“名师提高加强班”,将让学员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志岩,将赛前的理论授课比喻为“给学员做一场‘心理按摩’。”

  “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子化的便利,但更需要认认真真写探方日记。”在4个小时的授课中,刘志岩以自己发掘的江口沉银遗址为例,让大家更详尽地了解考古现场细节,鼓励大家要善于从考古发现中提炼重大学术课题,并对发掘现场有可能遇到的文保问题、文物研究方法、前沿技术在发掘中的突破性应用等提供借鉴和指导。

刘志岩研究员以个案为例,展示多学科方法在考古实践中的综合运用

作为贵州文物界最高的技能赛事,比赛既是对文物职业技能的检验,更是一次更新知识储备体系的业务拉练。

  在今年的参赛28位选手中,选手平均年龄33岁,最大的53岁,最小的24岁,涵盖全省6家单位。“最萌年龄差”的背后,则是“熟带生”下的行业互动与学习。

  “从理论考核的成绩来看,相比三年前有明显进步。”赛事评委,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焦南峰告诉记者,高学历、年轻化是近年来田野考古从业者的特点,从选手理论水平来看,贵州考古从业人员理论扎实,“最后选送去参加国赛,相信也是势均力敌的。”

选手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其次,比玩洛阳铲最“溜”的实战能力。

  为更接近考古工作的日常环境,实战场地选在正在发掘的麻江城中村遗址。选手们手持洛阳铲、手铲、绘图工具,在遗址上进行探掘,主打的就是在真实场景下的实力炫技。

  其实,在真实的遗址现场进行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不是第一次。在2022年考古钻探技能大赛上,实战场地就选在先后发掘汉墓群、建筑和陶窑遗址的安顺宁谷遗址,突出大赛的精益性和真实性。

一半以上的选手都是首次系统性进行勘探

  打土、辨土,考古的整个发掘过程就是一直在和“土”打交道,考古人也被比喻为“土专家”。从洛阳铲打上来的泥土里判断遗迹类别、性质,判断地下遗存情况,将为下一步发掘、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比赛中,选手需完成3个探孔的钻探,摆放探孔主层、辨识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并进行测量和记录、绘制探孔柱状图、地层堆积示意图等,做到规范考察勘探、准确辨识土层。

“热浪滚烫”模式下的考古大练兵

  “实战重点考的是考生对考古发掘工作的熟练度,如动作要麻利,操作要规范,图纸和文字记录要‘漂亮’。”赛事评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告诉记者,实操可以较清晰、准确地判断考生对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是否了解掌握,对发掘工具是否熟练使用,对探方地层和遗迹的辨识和把握是否准确等,“整体来看老选手表现依旧良好,新选手也能顺利完赛。”

  比出“战斗力”,赛出“工匠精神”。在今天的贵州考古一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并挑起大梁,在本次比赛中,“00后”选手就有4个。

考古勘探是考古过程中的一项必备技能

  “这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做勘探、绘图工作。”来自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昊燊是“00后”考古“萌新”,对他而言,比赛带来的“获得感”比结果更重要,“比赛并不会让人焦虑,对考古新人而言,怎么走都是向上走。”

  而对来自毕节市博物馆的“90后”高永川而言,比赛是一场时隔三年的“逆袭”。

  “三年前,我参加首届技能大赛,但成绩并不理想,这几年也在不断努力学习,希望用好的成绩回归考古大家庭。”高永川说。

辨土,认土,是考古人的基本功

  一场历时3天的理论+实践考核,是对人才的摸底,更多的是提高技能的过程。

  “把‘敬业’上升为‘精业’,才能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飞告诉记者,比赛在提高贵州考古勘探能力的同时,也是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对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比硬知识、比技艺的背后,则是对贵州考古技能人才短缺、失衡、年龄结构等情况的摸底,以达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

对钻探的土质进行测量和记录

  “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李飞看来,通过专业技能比赛,既在展示优势、潜力和不足之处,也在凝聚、甄选、培养考古人才。“希望通过比赛,能让更多编制外的考古技工,以优异成绩获取‘入编’资格,为推动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加快贵州文物人才体系建设作出有益实践,以“竞赛热”带动“技能热”,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关注文物。

评委现场检验,是摸底考核,更是为了提高技能

  最终,综合理论+实操得分,来自毕节市博物馆的高永川获“考古勘探”项目一等奖;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谢长勇获二等奖;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文华、贵州雅居堂文物商店李常洪获三等奖,前两强将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文物技能大赛。

  一审:郭邱磊

  二审:张思渝

  三审:张 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