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家庄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等重大机遇,抓创新、上项目、延链条、优环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走进河北圣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芯片检测机,对光芯片进行性能检测。仅仅几秒钟,每块芯片的各项性能指标就在检测机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了出来。
今年一季度,圣昊光电交付的芯片测试设备数量,相当于去年前三季度的总量。就在日前,圣昊光电还被授予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通过科技创新,让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在石家庄,像圣昊光电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
石家庄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强化内育外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流科创平台、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打造科创高地上实现跨越提升。
目前,石家庄全市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涌现出5G基站用射频芯片、MEMS(微型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和产品。
在石家庄联盟科技园,以京华电子为“链主”,17家企业串点成线,初步形成一条从研发到生产、从LED器件到组件再到整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条。
这些上下游链条企业高度集聚,也催生出企业间的“化学反应”。小企业接大企业的订单,大企业为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企业间还能针对需求共同研发新产品,实现全链条创新。
以“链主”企业为引领,着力培育链上优质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圈。在石家庄,这一模式也正在助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格局。
龙头企业加速领跑,产业集群也在迅猛成长。
近年来,石家庄高水平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集聚效应,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增添新动能。目前,石家庄市已形成以鹿泉区为核心,高新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长安区和正定县等区域各具特色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如果说,勇于创新、顽强拼搏是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基于市场规律的资源配置和贴心的政策扶持,则为其插上腾飞的“双翼”。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石家庄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设立了主导产业发展基金,“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
为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石家庄提出,对国家、省创新平台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100万元奖励。石家庄市政府还与驻石重点科研院所共同设立人才引进资金,支持他们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队伍。
为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石家庄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成立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校地合作”创新创业高地。
为让企业轻装上阵,石家庄持续完善各大园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全力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低成本化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主动服务的路越走越深,企业跟石家庄也就越走越近。一个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通讯员 赵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