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人民健康 照亮生命之光
创始人
2025-05-12 09:37:12
0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他们是一道温柔的光;以爱为灯、驱散阴霾,他们带来健康与希望;穿梭、忙碌,他们为每一名患者驻足……

  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团队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前沿的创新理念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健康答卷”。这支由各专科护理精英组成的队伍,深耕神经、心血管、重症医学、急诊、呼吸与危重症、骨科等核心领域,在疾病防治、技术创新、科研教学、区域辐射等方面成绩显著,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重要力量。

    神经专科护士为患者进行脑电监测。

  神经专科护理团队

卒中救治“先锋军” 守护大脑“生命线”

  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与综合卒中中心“双中心”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专科护理团队是卒中患者救治的“先锋军”。该护理团队依托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多学科协作优势,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展现出“快速响应、精准干预”的硬核实力,通过智能化护理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结合早期康复介入,将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建技术转化为临床实践,成功为众多意识障碍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去年,患者陈爷爷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入市一医院。在神经重症监护室,该护理团队采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协同护理技术”,精准调控设备参数,同时配合床旁康复训练,以及音乐疗法和肢体按摩,刺激患者意识。陈爷爷在术后第15天苏醒,并逐渐恢复语言功能。“是神经专科护理团队的坚持与专业,让我们有了希望。”患者家属感激道。

  “神经专科护理团队24小时坚守生命防线,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等复杂手术中提供高级生命支持,率先开展的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调控技术,填补了广西多项技术空白。”护士长谢兴说。护理团队积极推动区域卒中防治体系建设,通过“护士+医生+康复师”协同模式,打造从急救到康复的全链条护理闭环,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复发率明显降低。

  据了解,该护理团队通过智能化护理系统将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缩短30%,近3年累计完成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建治疗2000余例,患者康复有效率提升至85%。

  在认知障碍亚专业领域,该护理团队还建立了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早期筛查与长期管理模式,通过认知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等个性化方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用专业诠释匠心 用行动担起责任

  在与死神较量的ICU病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以“生命至上”为信念,用精湛技术与温暖关怀筑牢危重症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支由45名护理精英组成的“精锐部队”,70%拥有本科学历,10人取得国家级重症专科护士认证,在盲插鼻肠管、CRRT、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核心技术领域稳居广西前列。

  该护理团队创新推行“精准化与人性化并重”的护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中,制定24小时动态监测清单,精准调控设备参数,成功救治多例暴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患者;通过多学科协作,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从1.412%降至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降40%。针对重症患者早期康复需求,开展床旁呼吸训练、肢体功能锻炼,配合心理疏导,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30%、ICU住院日减少2.5天。

  当一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重症患者转入ICU,护理团队会立即启动建立人工气道持续呼吸功能支持、动脉内压力穿刺建立循环监测、持续肾替代治疗改善肾功能等多器官功能支持,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护士们每天坚守岗位,记录患者每一个生命体征的变化。在该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当看到他的家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护士长杨青梅说。

  作为智慧护理先行者,该护理团队引入智能监护系统,实现病情预警“秒级响应”,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项,主持省级课题6项,先后获评“广西三八红旗集体”“广西青年文明号”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重症护理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为患者进行振动排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精益求精优服务 勇担重任护呼吸

  作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学科核心组成部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凭借过硬技术、创新服务和高效协作,在危重症救治、全周期健康管理等领域成效显著,成为守护群众呼吸健康的“尖兵力量”。

  该护理团队现有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1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2.8%,骨干成员涵盖呼吸治疗、重症护理等专科方向。作为广西呼吸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其累计培养专科护士百余名,2021年获评“国家级青年文明号”,2023年助力科室入选南宁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形成医教研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

  在呼吸康复领域,该护理团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制定包含呼吸功能训练、气道廓清技术等10余项内容的个性化方案。2021年至今累计开展康复训练超1.2万例次,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提升30%,年再入院率下降25%,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24年3月,联合上海专家团队成立“肺小结节诊疗分中心”,构建从筛查、诊断到康复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使早期肺癌检出率提升40%,推动肺部疾病管理向全程化、精准化转型。

  面对危重症救治挑战,该护理团队配合医生将救治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多次成功抢救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疑难病例;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将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早期康复介入,使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缩短20%。

  目前,依托“南宁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该护理团队正推进呼吸康复、慢病管理等亚专科建设,并通过远程医疗与52家基层机构建立协作,累计开展线上指导千余次,使优质护理资源实现下沉。

    心血管中心护士为病人做健康宣教。

  心血管中心护理团队

个性疗法护心门 共筑健康“心”希望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战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中心护理团队以“管理+专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起覆盖预防、急救、康复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该护理团队在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救治中与医生团队无缝配合,打造“黄金30分钟”急救圈,通过ECMO、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高端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为心肺衰竭患者搭建生命的桥梁。

  创新是团队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介入术后护理中,该护理团队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理念,推出“中药粉外敷+手指操”特色方案,缩短了患者康复周期。2024年5月,该护理团队在广西心脏康复技能大赛中荣获“最佳风采团队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实操技能赢得专家评委一致好评。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该护理团队联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处方,使心脏康复有效率提升40%。2024年,市一医院心血管中心获批“国家级心血管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后,该护理团队进一步发挥区域引领作用,通过“中医艾灸调理脾胃”“智慧健康宣教平台”等特色服务,将优质护理资源辐射至基层。近3年来,该护理团队承担省级护理科研课题5项,获国家专利8项,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为万千心血管患者铺就康复之路。

    急诊专科护理团队将患者安全转运。

  急诊专科护理团队

争分夺秒“抢”时间 救死扶伤见仁心

  在急诊专科,54名护理人员组成的精锐团队以专业为刃,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构筑起高效生命防线。这支高级职称占比22%、本科以上学历超80%的队伍,近5年来获得1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打造的多学科急救“绿色通道”使胸痛、脑卒中患者抢救时效提升40%,成为守护患者生命的“急救先锋”。

  人才建设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由1名主任护师领衔,11名副主任护师与15名主管护师组成骨干力量,22名年轻护士在“老带新”机制中快速成长。科室选派20余名骨干赴北京协和、华西医院进修,带回ECMO护理、重症超声等12项核心技术,培养出省级以上专科护士35人次。

  急诊专科护理团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命奇迹。针对急性中毒患者,“洗胃—血液灌流—脏器保护”全流程护理使患者住院日缩短3.2天,病死率降至3.7%;ECMO联合CRRT技术使多脏器衰竭患者生存率提升至68%;超声引导动脉穿刺术让穿刺成功率跃升至92%,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院前急救与院内诊疗通过生命体征实时传输系统无缝衔接,胸痛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压缩至32分钟,达国际先进水平。

  流程创新与科研转化同步发力。在每日医护一体化查房中,医护同步评估病情,临床决策效率提升50%,该模式已在广西12家医院推广。聚焦护理痛点的3项省级课题,获得1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实现临床转化。针对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方案,使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前15天,结合多学科协作构建的全周期照护体系,让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6%,团队连续4年获评“优质护理服务单元”。

    骨科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骨科护理团队

开拓创新解难题 潜心钻研结硕果

  骨科护理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精准服务,构建专科护理体系,显著提升康复效果,患者满意度连续3年超98%,成为区域骨科护理标杆。

  该护理团队拥有49名护理人员,其中有5名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引入国际前沿理念,有6名自治区级专科护士牵头制定区域标准,有21名院内专科护士深耕临床一线,形成三级人才梯队。科研上,该护理团队承担7项省市级课题,获16项国家专利,改良断指再植术后保暖灯罩等发明解决了临床痛点,让科研成果直接服务患者。

  针对骨科康复周期长、并发症多的特点,该护理团队创新护理模式:改良断指再植术后保暖灯罩,结合红外线、微波治疗,使断指成活率提升至92%,康复周期缩短20%;中西医结合,运用中药贴敷、悬空灸等技术,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降60%,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提升35%;推行“术前运动准备—术后即刻指导—次日下床”的“三早”模式,术后并发症率降至7%,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3.5天。

  为实现精准护理,该护理团队推行“一病一品”策略,针对骨折、关节置换等病种制定个性化方案。如髋关节置换,患者按年龄、体能、康复进度设计三维训练计划,使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达标率达95%;构建立体化科普体系,自制52部康复短视频,累计播放超50万次,图文手册覆盖90%住院患者,实现线上平台24小时答疑。

  近3年来,该科室疑难病例收治量增加40%,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率低于行业均值,患者平均康复周期缩短15%,断指再植、关节置换远期功能优良率超90%。

  从神经重症的精准监护到心血管急救的分秒必争,从急诊战场的生死时速到骨科康复的细致入微,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在各个专科领域书写着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他们以学科建设为基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人文关怀为底色,在护佑人民健康的征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站在新的起点,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将继续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深耕专科护理前沿,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用专业与热忱诠释南丁格尔精神,为建设健康南宁、增进人民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杨盛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叶子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筑牢反诈防线... 转自:新华财经在电信网络诈骗日益猖獗的当下,利用“猫池”(GOIP)设备实施诈骗的手段严重威胁人民群...
有色金属ETF(512400)... 5月14日,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512400)收盘涨0.75%,成交额9079.29万元。有...
军工ETF易方达(512560... 5月14日,易方达中证军工ETF(512560)收盘跌0.46%,成交额4596.39万元。军工ET...
调研速递|[公司名称未提及]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公司名称未提...
粤宏远A涨2.80%,成交额1... 5月14日,粤宏远A涨2.80%,成交额1.96亿元,换手率7.07%,总市值28.08亿元。异动分...
高盛:将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未...   高盛将欧洲斯托克600指数(STOXX 600 Index)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从520点上调至5...
创业板ETF南方(159948... 5月14日,南方创业板ETF(159948)收盘涨1.02%,成交额4780.91万元。创业板ETF...
“阳光普照 爱满人间”公益项... 近日,“阳光普照 爱满人间”——关爱老人儿童公益项目在青浦区多个社区及养老机构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健...
康欣新材涨4.61%,成交额1... 5月14日,康欣新材涨4.61%,成交额1.53亿元,换手率5.03%,总市值30.52亿元。异动分...
1.2万余名群众加入这个队伍,... 转自:中国长安网4月30日,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护航甜城2025”防汛救灾暨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现...
巫溪红池坝镇:“苦药材”铺就“...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4日电 近日,在巫溪红池坝镇渔沙村300亩黄连种植基地里,药农们正趁着好时节除草...
挂“洋”头   “新西兰羊奶初乳高钙粉”,实际上产于江西宜春;“澳洲品牌蓝胖子牛奶粉”罐体包装全是英文,实则在安...
中企助力伊拉克打造“智慧油田” 01:34在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石油”)东巴油田中心处理站内,...
秘望男士控油爽肤沐浴露成为假期... 转自:衡水日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种更为惬意的度假方式。他们会前往城郊,住进一家小而干净的民宿...
商南县检察院:“四进四讲” 让... 连日来,商洛市商南县检察院以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紧扣“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创新开展...
吉木萨尔县启动水电气行业价格与...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吉木萨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
警惕强对流!今天下午河南多地阵... 18日起高温范围扩大 热力加码昨天中西部、西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林州达到40.2...
全国助残日“京鹰”来了 北京市... 5月14日上午,全市首支以残疾人为主体的无人机操控员团队——“京鹰飞手队”正式亮相。这支由30名残疾...
业绩分化加剧 头部效应凸显 2025年第一季度,各大上市车企的业绩呈现明显分化,汽车行业内部洗牌加剧,头部车企与尾部阵营的业绩差...
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会见哥伦比... 人民财讯5月14日电,2025年5月13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在北京会见了哥伦比亚交通部长罗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