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盛文虎
5月6日,刚从广交会回到南京的海聆梦家居创始人倪晨,第一时间更新了自己的微信视频号。镜头前,希腊新客户对企业赞不绝口: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海聆梦的专业精神,让我们坚信找到了最合适的伙伴。”这份信任,最终转化为沉甸甸的订单——10万套四件套、3.5万套被子。
这是倪晨第31年参加广交会。从最初5平方米的展位起步,到如今登上展厅C位,海聆梦不仅凭借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和一以贯之的创新,获得CK、UGG等一线品牌的认可,并发展成为国内家纺领域的头部企业。
2025年本该是海聆梦大展拳脚的一年,企业第一季度业务量就实现超过30%的增长。但关税战突如其来,美国市场又占据海聆梦业务的半壁江山,今年的广交会上,虽然其他国家的客人非常踊跃,但企业接待的北美客户明显减少。与暂停的订单相比,更让倪晨焦虑的,是盐城大丰和宿迁泗阳两座制造基地3000多名员工的就业。“每个岗位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说什么也要保住他们的饭碗!”倪晨说。
逆境自救,当有全球视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倪晨,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早已开始在海外布局。在埃及,海聆梦建起生产线,通过产能转移规避风险,同步依托“税率差”实现利润增长。在中东、中亚和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企业开辟“第二战场”,4月份又在多个国家成功拓展销售渠道。在欧洲,海聆梦和苏豪集团紧密合作,整合第三方资源,计划共建跨境电商平台,打通欧洲市场的“云端丝路”。海聆梦还计划在沙特和摩洛哥等国家不断探索海外制造能力的提升。
来自地方政府的支持,也让倪晨倍感温暖。出口转内销遇到哪些障碍?流动资金有没有压力?“组团出海”有哪些企业需要协调?省商务厅、市委、区委政府及街道多次上门问需,针对海聆梦的具体困难,“一企一策”制定靶向方案,新街口街道在走访调研时也积极撮合和苏豪的合作。
2025年,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多次举行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活动上,海聆梦的展位前人头攒动,高端品质的床单、窗帘、被褥被一抢而空。“连样品都卖光了!”火爆的场面让倪晨记忆犹新,也更加坚定了她加强国内外双循环的决心。
海聆梦的线下体验店,也有望在近期落地。新街口街道目前正在珠江路物色载体,帮助企业开设实体门店,扩大自有品牌影响力。
顶风开船,关键“打铁必须自身硬”。“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永远和国家同行。”在专注家纺行业30多年的倪晨看来,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和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最终会让企业“守得云开见月明”。
事实也正如她预料的那样,最近,众多美国客户已经陆续给倪晨连发邮件,为了确保不断货,超市宁可承担超高的关税,也要延续订单,正催着海聆梦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