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有不少城市借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契机,开始尝试“旅游登记结婚”新业务,打造“领证新地标”,将婚姻登记部门迁入历史保护建筑、公园等热门景点。旅游登记结婚能成为文旅的新风口吗?
不少登记处迁入
热门景区
“全国通办”首日,上海全市17个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婚姻登记1673对。其中,“全国通办”462对,占全市登记总量的27.6%,共惠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当事人。眼下,上海正积极打造婚姻登记新场景,部分婚姻登记机关迁入历史保护建筑、公园、甜爱路等甜蜜地标。上海市虹口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副主任郁菁表示,不同于传统的婚姻登记办事大厅,甜爱路的登记中心是以上海特色的石库门理念来设计的,在登记中心里也布置了许多油画、灯饰等,方便新人打卡拍照。
江苏南京玄武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王瑶介绍,玄武区婚姻登记处选址在玄武湖公园环洲,整体建设以“园林+婚俗”为特色。王瑶说:“内部设置了结婚登记室、新人的妆造室,还精心打造了中式与现代风格的两个颁证厅,为新人提供不同风格的颁证服务。并且在户外还布置了许多充满浪漫氛围的打卡地,有定制化的结婚证造型的拍照装置。”王瑶表示,新建成的玄武区婚姻登记处将与去年建成的金陵浪漫中心结婚登记点双向联动,“进一步发挥引流的优势,打造了环玄武湖婚旅主题动线。结合重要节日开展特色活动,并且融入了景区历史和非遗文化等元素,设计了特色文创产品。”
江西吉安吉州区将婚姻登记办证点设立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钓源古村”中,吉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贾玉娟介绍,新人不需要再为户籍材料奔波,真正实现“说走就走的领证自由”。
要把仪式感
往产业链延伸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大数据中心主任钟栎娜认为,婚姻登记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甜蜜经济可以激活客流,但不一定适合所有城市。在她看来,想要抓住旅游登记结婚的风口,除了打造空间场景和景点,提升服务、文旅资源互通需要同步进行。
钟栎娜表示:“涉及服务,比如在拍照的时候摄影扎堆、交通拥堵或者配套太贵,反而容易造成一些口碑的反噬;涉及文旅就会涉及运营,精细化运营很重要;还要提炼出来一些文化符号,要不然很容易被复制,要有地方品牌;要把仪式感往产业链条去延伸,比如结婚证是不是可以作为当地旅行的VIP通行证,让新人能够在本地至少留宿一晚,这样才可以把领证登记游变成从法律的服务场景到沉浸式的消费链,最后再形成城市的甜蜜品牌资产。 据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