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第39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幕。全省1500余名“科技少年”汇聚楚雄,展示科技成果,角逐各类科技奖项。
开幕式现场(5月10日摄)。新华网 杨亦麟 摄本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为主题,包括“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机器人竞赛”“科普嘉年华”三大板块,在为期2天的封闭问辩、展示交流活动中进行。评委将对参赛选手的科研潜质、研究方法、作品水平等进行全方位考察评价。评选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优秀作品、优秀科技教师等各类奖项。同时建立参赛作品查重机制,加强对青少年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的培养。
Super AI超级轨迹赛现场(5月10日摄)。新华网 杨亦麟 摄据了解,本届大赛首次将特殊教育学生群体纳入参赛范围。“在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孩子们有不同的感官障碍,但只要经过针对性的指导,仍然可以系统性地完成科学教育。”来自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辅导老师夏平介绍,本届大赛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共有7名同学参加。其中,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终评展示中,2名听力障碍和1名视力障碍的学生合作完成了关于校园常见鸟类识别认知差异的研究。
此外,来自全省16个州(市)268支队伍共412名选手将现场竞技,角逐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Super AI超级轨迹赛、数智机器人竞赛等板块的奖项。大赛期间,还将在楚雄市相关学校同步开展院士专题报告会和“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专家巡讲进校园活动。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终评展示中,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辅导老师向其他青少年介绍研究成果。(5月10日摄)。新华网 杨亦麟 摄据介绍,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青少年科技赛事。本届大赛自2025年3月正式启动后,经过全省16个州(市)推荐申报、省级资格审查、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初评、二审等环节,共有129项参赛作品入围终评。项目主要涉及工程技术、物理与天文学、物质科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行为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完)(杨亦麟 范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