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在全国总工会与上海市总工会双百华诞及五卅运动100周年之际,作为全国首个以“工匠”命名的学院,上海工匠学院面向各级各类工匠和高技能人才,5月11日启动新一期工匠学历班招生,新增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加力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注入新动能。
上海工匠学院由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开放大学联合成立,设有“工匠研修班”“匠心学堂”“工匠学历班”三大品牌项目,助力学员实现从“技术能手”到“复合型人才”的跨越。工匠学历班技能、学历并重,支持工学交替,实行“双元”培养,教学团队由高校教师与上海工匠组成“双导师”团队,采用“面授教学+工作场所+在线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学历班项目。
当天,张晓东作为上海工匠学历班行政管理专业的优秀学员,在入班4年后的春天,与其他50多名首届学员一起毕业了。在制造业深耕30余年的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行业“老师傅”。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他逐渐意识到,仅凭经验已难以应对新时代挑战。当他得知上海工匠学院开设面向产业工人的学历班后,便当即决定报名深造。当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张晓东也有着明确目标——要掌握前沿先进的管理理论,提高团队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工作中,张晓东发现,传统电炉摇架平台的齿条复位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经过反复试验和完善,该方法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最终,这项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张晓东表示,工匠学历班让自己学会了系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真正实现了从“动手”到“动脑”的转变。
院长包起帆。
响应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 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上海工匠学院即日启动新一届工匠学历班招生,拟招生200名学员,名额比首届翻了一番。
在延续机械电子工程与行政管理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两个热门专业。学历班在课程体系中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开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核心课程。同时,也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引入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与国际化师资力量,开设工业4.0等中英文课程。
黄宏作词。
作为2021年首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匠学历班班长,黄宏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参与各种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他不仅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技术难题。
在读期间,黄宏先后两次参加学校双创大赛,其《电子显微镜3D立体成像系统》《天工开物——发明的力量!青少年科技创新教具、教学设备开发》赢得了校内奖项,个人荣获上海市成人高校优秀学员称号。他说:“正是上海工匠学院这种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业班合影。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工匠学院此次积极拓展学员国际视野,借助德国工匠教育资源,开设多门覆盖工业4.0、数字转型、跨文化沟通等内容的在线课程,帮助学员了解全球先进制造理念与管理模式,提升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拓展能力。此外,学院还建立学分认定机制,支持奖项、专利、证书等转换学分。
原标题:《新增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上海工匠学院学历班招生,引入德国教育资源》
图片来源:均 徐瑞哲 摄
题图说明:包起帆与学员分享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