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现代化是我国公安机关在保持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将公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全面融入现代科学体系,构建具备现代科学水平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的过程。这是公安机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对安全威胁挑战而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现代化建设。公安工作现代化要认真解剖其观念现代化、组织现代化、手段现代化、业务专业化、科技信息化、合作协同化的内涵,并从政治建警、技术赋能、队伍管理、机构改革等方面着手纵深推进,提升现代警务效能。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政治领导。公安机关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研究国家安全领域重大课题。建立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党委重大事项分级决策清单,对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等全局性警务活动实行双报告制度,明确党委班子成员主责分工。
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思想领导。公安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破小案促和谐、以办小事获信任、以解小忧暖人心、以帮小忙增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
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落实“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深度融合。从严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完善政治素质考察制度,建立“党建+业务”考核机制。严明政治纪律,将党的领导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通过巡视督察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要提升警务科技装备赋能水平。高空动态监测与实时数据融合的立体化感知体系,是无人机赋能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优势。工作实践中,无人机对目标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快速生成全景图,有利于提升警务效能。现场勘查机器人以高精度传感器对犯罪现场进行侦查,可有效避免证据的污染。危险品处置机器人的机械臂结合VR技术,可实现拆除炸弹、处理生化污染源的可视化操作。政务服务机器人可在政务大厅以问答形式解决群众户籍办理、报案指引等问题,实现全天候响应。
要完善“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建设。要在犯罪预测、装备升级、数据治理等场景中,深度运用人工智能,构建“预测—处置—复盘”的全周期警务生态。要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以5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建立公安信息化大基座、公安数据库、公安行业大模型,打造大数据实战中心和移动终端,增强全系统全时空全流程指挥链、管理链、运行链、保障链、监督链的融合度。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人工智能,分析历史数据,构建犯罪趋势预测模型,为破案提供支撑。要配备AI的执法记录仪,实现全流程执法监督。可配备智能法律辅助系统,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公安院校、一线警队、研究机构联合培养机制,以新工科、新文科理念推动公安学与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打造“法律+科技+实战”课程体系,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自身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培养新时代亟须的复合型人才。要联合高校、企业等成立公安科技创新联盟,打造智慧警务创新中心,建立实验室,引入前沿技术研发项目,让人才聚焦前沿技术,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要健全激励制度,对在科技创新、科技应用中作出贡献的进行表彰奖励,稳定支持科技人才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汇聚协同合作力量
要全面整合公安机关自身资源。通过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构建起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职能体系。打破地域层级壁垒,健全跨警种、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跨业务的信息共享机制,发挥警务最大效能。
要明确部门之间的“分”与“合”。要制定权责清单,科学划分警务与非警务警情边界,健全第三方监督问责机制,将有限的警力资源集中于打防管控等核心业务,将纠纷类事件分流至其他部门。要发挥“条块结合”的制度优势,在党委领导下,由政法委牵头、公安机关主导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织密警民协作网络,推动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平安联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自治、德治、情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
要推动形成更具包容性的国际执法合作新范式。第一,以多层级合作平台完善区域协同治理。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下,健全跨国境犯罪数据共享机制,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走私毒品等犯罪。第二,以联合培养施训提升公安人才素养。依托公安院校设立国际执法合作实验班,建设国际警务人才库,定期组织跨境实战化联合演练,提升跨国追逃等业务能力。第三,以法律制度供给推进执法标准接轨。制定明确规定证据收集、犯罪嫌疑人移交等关键环节的跨国案件侦查协作指引,推动跨境犯罪证据链无缝对接。梳理与他国的协助条约,制定跨境执法程序规范手册,解决远程勘验、跨境冻结等新型执法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公安工作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安机关要明确内涵、剖析原因,加强科技创新,完善联动协作,不断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教师、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花溪牛肉粉团体标准发布
下一篇:一榫一卯 凝注匠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