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AI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前,英矽智能在2023年6月和2024年3月两次向港交所申请IPO,此次是该公司第三次提交上市申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英矽智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I驱动生物科技公司,其一项处于II期临床阶段的资产是全球同领域公司中进展最快的项目。
估值超13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英矽智能已通过自主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产生逾20项临床或IND阶段的资产,其中三项资产已授权予国际制药及医疗保健公司,合约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公司从新型TNIK靶点发现到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快速推进仅耗时18个月,充分展现了Pharma.AI相比传统方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平均需时约4.5年)能大幅缩短药物发现流程。
公司独特的双引擎业务模式结合了生成式AI平台与深厚的自主药物研发能力,实现了持续的强化学习,不断提升Pharma.AI的能力并推动科学创新。公司亦正在将Pharma.AI的应用范围扩展至多个行业,包括先进材料、农业、营养产品及兽医药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Pharma.AI是世界上领先的由生成式AI驱动的药物发现及开发平台,提供包括新靶点识别到小分子生成及临床结果预测的端对端服务。Pharma.AI由Biology42、Chemistry42、Medicine42及Science42组成,旨在涵盖整个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Pharma.AI能够识别新的药物靶点,针对新型及已有的靶点从头设计,并优化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具体而言,公司的生成式AI驱动方法已识别出一种调节多种纤维化通路有希望的靶点,从而引领开发出一种有潜力成为临床差异化疗法的新型小分子候选药物。
天眼查资料显示,成立至今,英矽智能已获得启明创投、波士顿投资、华平投资、礼来亚洲基金、红杉中国、百度风投、创新工场、药明康德等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以及药企合计超5亿美元的投资。今年3月份,英矽智能完成了超1亿美元的E轮融资,投后估值上升至13.3亿美元。据悉,E轮融资主要由亚洲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惠理集团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浦东创投和浦发集团、锡创投和宜兴国控联合领投。
暂无商业化产品
英矽智能的业务模式包括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与非制药领域相关的其他发现。公司未来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线药物开发的成功,其中包括研发进度、自研管线候选药物获得上市许可后的商业化,以及对外授公司保留独家知识产权的若干管线候选药物。
在药物发现方面,公司利用Pharma.AI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新型靶点,及/或识别并进一步研发公司与第三方合作因而并不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独家所有权的具有前景的候选药物。尽管公司的生成式AI平台以制药行业为重点,但其具备广泛的潜在应用,包括先进材料与农业等。在软件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授权客户使用公司的Pharma.AI平台。公司与客户订立订阅协议,并就Pharma.AI的访问权限收取订阅费。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亦授予客户使用安装于其私有云基础设施上的Chemistry42及PandaOmics 软件的权利。
英矽智能的候选药物尚未实现商业化。2022年—2024年,公司管线药物开发业务产生的收入主要包括来自三款候选药物的对外授权。公司有权就这些管线药物开发业务收取授权费,形式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特许权使用费等。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英矽智能实现收入分别为3015万美元、5118万美元和8583万美元;净亏损分别为2.22亿美元、2.12亿美元、1709.6万美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英矽智能称,亏损主要是由于研发活动产生的开支以及与运营相关的一般及行政开支所致。预计随着公司继续投资内部药物研发计划及综合技术平台,运营开支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大幅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出现净亏损以及负经营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