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各地迅速行动,创新服务手段,加大服务供给,持续推出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顺利就业。
安徽:精准对接 提升服务实效
聚焦新兴产业需求。围绕新兴产业及重点企业人才缺口,建立“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三级联动摸排机制,动态更新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清单,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构建高校资源对接渠道。梳理省内多所高校优势专业、毕业生信息、学历层次等,列出清单式合作方式。构建“专业画像——需求匹配——精准输送”校园招聘体系,在部分高校设立就业服务站,建立快捷沟通渠道,提升服务效率。搭建校企精准对接桥梁。走进高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发放政策宣传册。赴省内外多所院校开展上百场招聘活动,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奔赴”,同步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长效合作。
山东:搭平台,聚合力,
促对接,扎实开展活动
搭平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聚焦产业链和行业特色,多频次、小规模开展更精准、更灵活、更具针对性的招聘会;打造24小时不断线的网络招聘人才服务模式,同步发布招聘信息,搭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沟通桥梁。全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27场,提供就业岗位40.4万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聚合力,区域协作联合引才。依托沿黄九省区人社部门“朋友圈”,实现跨区域招聘联动,举办区域性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吸引来自沿黄九省区的443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揽才,1.5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现场求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300余人次。促对接,提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驻鲁高校资源优势,安排人社服务专员入企服务,积极对接在鲁重点企业,广泛征集高校毕业生岗位信息,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系列招聘,做实做细职业指导服务等举措,促进校地企才四方深层次、全方位、多领域沟通对接,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河南:全省联动搭平台
精准服务促就业
规模大、覆盖广。活动开展以来,举办各类招聘活动近230场,组织用人单位1万余家,岗位需求24.9万人。其中,6场巡回招聘会,吸引来自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1857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8.3万个,超7.6万名毕业生入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7万余人。数智赋能提效率。创新设置AI面试、智能简历指导、直播带岗等数字化服务区,实现“线上+线下”精准匹配。直播带岗累计观看超111.6万人次,数智技术助力人岗对接提速。持续发力稳就业。以“四高四争先”为引领,全省多城巡回推进,形成“深挖人才需求——前置求职服务——AI智能匹配——现场精准服务”的持续联动、多措并举的就业服务模式,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重庆:凝心聚力、多措并举
精准服务促就业
提前摸排就业需求。为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就业服务质效,活动前期对全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全面分析,绘制青年人才图谱。精准搭建供需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信息库,通过精准画像、定向推送等方式,实现供需高效对接,提升就业成功率。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13场,组织用人单位2700余家,提供岗位6万余个。提供多元就业服务。出台《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传讲解、人才测评和职业指导等服务,助力毕业生强化职业认知,找准职业定位。
河北:创新服务方式
促进高质量就业
十大产业聚岗搭台。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等省内十大主导产业征集岗位,省市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精准搭建就业供需平台。校企联动精准对接。聚焦高校专业设置,专人联络,定向邀请省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对接;主动联系高校,精准发动相关专业毕业生就近参会,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提升就业对接质效。跟踪回访优化服务。创新开展跟踪回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重点问诊”招聘效果不佳的单位,动态调整服务策略,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