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电力报
“重”将绣金花
——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燃料检修车间负责人 金振宇
金振宇,典型的东北汉子,浓眉大眼、膀大腰圆,声音浑厚大嗓门,笑起来憨憨的,现任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以下简称“牡二电厂”)燃料检修车间负责人。
▲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燃料检修车间负责人金振宇。2001年,从部队复员,他就“扎根”在牡二电厂,如今,已从毛头小子蜕变为技术大拿。24年来,他在维护设备安全运行中尝尽了苦辣酸甜,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细致的工作标准征服了同事,被亲切地形容为“重”将绣金花。
酸,“设备保姆”的旧痛新伤
2021年,金振宇在该厂7号机组大修关键期遭遇健康考验。开胸手术后第10天,他不顾医生劝阻,毅然返回现场:“扣缸是关键工序,汽封间隙数据必须现场复核。”他在汽缸上逐项校准验收数据,汗水浸透纱布,却坚持到所有参数达标才离开。
“设备不会因个人情况降低标准,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妥协。”这是金振宇对自己的严苛,更是对团队的要求。担任检修班长7年,他将安全生产融入每个细节,独创“班前会三必查”(精神状态、工器具、防护用品)和“作业五步法”(风险预判、流程复述、相互监护、实时记录、日清日结),2000多次现场监护中纠正137次不规范操作。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实现连续7年“零违章、零事故”,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班组”“黑龙江省青年安全示范岗”等6项省部级以上荣誉。2024年,金振宇入选中国华电工程硕博士导师团队。
甜,“班组管家”的“大哥情怀”
王奇伟是金振宇的爱徒。说起师父的暖,小伙子眼圈红了。前一阵,爷爷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可把“月光族”小王难为坏了,借钱张不开嘴,不借对不起爷爷。他的神情恍惚被金振宇看在眼里。问清缘由后,金振宇二话不说将5000元钱转账到王奇伟卡上,让他先用着,别着急还。
技术培训上,金振宇自己不藏私,也告诉徒弟别藏拙,“赤诚相见”方便“量体裁衣”。金振宇因材施教,徒弟们迅速成长。许多人在大小修中独挑大梁,并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
金振宇用人情味把大家“串”在一起,班组暖得像家,“一家人”指哪儿打哪儿,百战百胜。在中国华电首批标杆班组创建中,该班入围并连续3年保持着标杆班组荣誉,为企业班组建设打了个好样。
苦,“海归大拿”的惊魂岁月
提起海外支援那段苦乐参半的“惊魂岁月”,金振宇至今心有余悸。
2013年2月,牡二电厂外拓市场,金振宇等人被派往巴基斯坦木扎法戈电厂援建。当时国际形势紧张,金振宇一行在紧张气氛中艰难度日。
再加上随行翻译不够用,金振宇只能靠“蹦单词儿”结合自创的“手语”跟巴方交流,极力传达技术主张。在发电机密封瓦检修中,双方意见产生分歧,巴方不听劝阻坚持己见,结果设备回装时,漏泄量严重超标,悔不当初。从此,巴方对金振宇言听计从。历经104天的紧张鏖战,机组启动后带负荷能力由原来的50%提升到100%,效果惊人,得到巴方高度认可。
此行让牡二电厂检修品牌声名远播。一次次海外援建的艰辛经历,让金振宇积攒下雄厚的技术“家底儿”,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归大拿”。
辣,巧手工匠“说一不二”
好脾气的金振宇也有“拔犟眼子”的时候。
作为汽轮机专业的“全科医生”,金振宇的办公桌上整齐码放着42本检修笔记,泛黄的纸页上画满了汽轮机零部件的手绘草图,标注着不同工况下的参数波动曲线。这些凝结着24年一线经验的“设备档案”,是他破解技术难题的“密钥”。
2022年夏季高温,真空泵因工作水温度过高频繁跳闸。金振宇在设备旁搭建临时监测站,带领班组每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绘制“温度—效率”曲线。他连夜设计制冷装置,图纸修改17版,零件调试上百次,最终研发出的解决方案荣获黑龙江省“五小”创新竞赛一等奖,并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全国同类机组的标配改造方案。
在金振宇的办公桌里,有厚厚的一摞证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华电优秀共产党员、华电能源公司安全生产标兵、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一本本火红的证书上依稀看得到他流淌的汗水,听得到他奋斗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