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5月7日,安徽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以下简称《举措》),从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强改革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48条具体举措,旨在加快破解经营主体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痛点难点,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举措》提出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依托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升级地方特色功能应用,优化整合水运口岸、航空口岸、中欧班列等平台数据资源,高质量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口岸监管和服务能级。推动沪皖“单一窗口”中“新三样”危险品“水水中转”申报系统建设运用,实现申报信息统一共享、“一单到底”、“非必要不开箱”。
在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层面,《举措》提出积极争取合肥市获批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白名单企业”试点。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按照“白名单企业”要求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扩大到铁路运输方式,在风险可控基础上适当放宽参与试点企业范围。持续推动进出口货物“远程属地查检”和“批次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加力推进动植物及其产品智能检疫审批。推进合肥机场、芜湖港智慧口岸国家试点建设。落实进口货物内河运费扣减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中欧班列回程境内段运费及其相关费用,不计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为进口转关企业提供便利化享惠依据。
此外,《举措》提出要加强改革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增值化,推动更大范围服务事项“全省一单”,深化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全面实行统一收件、系统流转、限时办理、统一反馈;优化跨区域政务服务,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更多涉企高频服务事项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结合实际推进远程虚拟窗口建设,丰富远程帮办服务场景,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