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今天,北京市贸促会、广西贸促会、东盟经济贸易促进会、英国格拉斯哥商会等多个国内外机构嘉宾坐到了同一张洽谈“桌”上。
在5月8日举行的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京洽会”)开幕式上,600余位境内外投资机构、行业组织、驻华机构及企业代表参会,围绕当前全球市场的投资趋势和政策环境开展深入交流。
5月8日,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尽管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但多个参会代表分享了合作的硕果。北京市贸促会党组书记章建伟列出了一组数据: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北京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72.3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2012家,进出口总额突破3.6万亿元,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说,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阿贸易额从 2012年的 2224亿美元,增长到 2022年的 4314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 1倍。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晓燕说,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仅是各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务实选择,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正确路径。
“我本人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工作过,当时来华参观的日本游客数量之多让我印象深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山本谕还提到,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中国馆今天开启北京周活动,他相信,许多日本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将感受到世博会场内外所传达的北京的魅力。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华雨列举了开放引擎带来的能量。他介绍,北京天竺综保区加快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推动北京市首家罕见病专业诊疗机构开业。此外,北京积极探索罕见病领域共享医疗模式,全国首家外商投资人体基因诊疗与治疗技术企业也落地北京。
张华雨还提到,北京实施了全国首创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缩短审批周期至10个工作日以内。
在开幕式现场,北京市贸促会与广西贸促会、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国际商会与东盟经济贸易促进会、英国格拉斯哥商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汽车金融、并购基金、人才培养、医药健康、出海服务等领域多个项目集中签约。
会场外,6个展示洽谈区开门迎客,涵盖投资政策、重点园区,以及金融、会计、税务、人才服务等全链条出海服务专业咨询。
5月8日,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图为会场外的展示洽谈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本届京恰会与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同期开幕,多项科技产品吸引观众“打卡”互动。章建伟提到,期待有更多创新成果在这里转化,更多合作项目在这里生根,更多友谊之花在这里绽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