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兼职副主席后,我可以更直接地倾听和反映职工的心声,把工会组织的暖心政策传递给职工。”近日,全国劳模、辽宁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四分公司驾驶员唐学新说。2022年5月,得益于大连市总工会推进的产业工会体制机制创新,唐学新被选举为大连市海员交通建设工会兼职副主席。
近年来,大连市总通过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优化工会组织架构、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大连特色的产业工会发展路径,实现产业工会从“建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有市级驻会产业工会5个,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15个,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49个;工会组织1.17万余个,工会会员202万余人,产业工会会员达62.9万人。
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格局
“过去产业工会和县区工会面临资源分散问题,现在市总工会搭台,我们与大连市机重石化电信产业工会联合开展技能竞赛,参赛企业数量翻了一番。”大连金普新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这一变化源于大连市总推行的“市总定标—产业主战—区域协同”工会工作机制。
2024年,大连市总出台《关于开展县区工会与产业工会联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市总建立联动工作经费补助机制,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项目。在航运物流产业,大连市长海县总工会与市海员建设工会联合建立“海上职工之家”,为船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在装备制造业,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与大连市机重石化电信产业工会共同打造轴承产业工匠孵化基地,高级技工人数骤增。
体制机制改革更体现在组织形态创新上。所有大连市级驻会产业工会完成委员会制转型,委员构成实现“两个80%”——基层工会干部和一线职工占比超80%,兼职副主席中吸收全国劳模唐学新等先进代表。大连市机重石化电信产业工会创新“轮值主席”制度,由中石油大连石化等龙头企业工会主席轮流牵头重大项目,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安全生产联查等重点工作。
打造“垂直贯通+横向联动”组织生态
2024年,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关系从大连高新区总工会划转至大连市机重石化电信产业工会,成为大连工会隶属关系调整改革的样本。
据介绍,大连市总制定11条基层工会隶属关系认定规则,2024年全市调整了228个基层工会隶属关系。明确市属、驻大连市省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及世界500强企业等,其工会组织隶属关系均放在市属产业工会。
同时,大连市总打造“垂直贯通+横向联动”组织生态,建立“市产业工会—行业联合会—企业工会”三级架构,在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组建15个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49个县级工会联合会。出台《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的十项措施》,明确对市级行业工会按覆盖人数给予经费补助,大连市快递行业等多个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每年可获得2万元~5万元补助。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覆盖难题,大连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2024年12月,大连中山区新就业形态行业工联会建立,推出24小时智能工会驿站、社区暖“新”食堂等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大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突破10万人。
激活高质量发展“工”力量
近年来,大连市通过资源整合和精准服务,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多方协同”的产业工会协同发展模式,覆盖传统工业、现代农业等,实现效能跃升,激活了高质量发展“工”力量。
2024年,大连市总投入144万元专项资金,扶持48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助力其中15个升级为省级工作室。
大连5个驻会产业工会通力合作,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服务产业工人升级的突破口,以大连工匠学院线上平台为载体,构建“课程超市+直播带课+学分银行”体系,开设“工业互联网应用”等62门课程,半年内6.6万人次完成线上学习。
2024年,在产业工会和县区工会协同推进下,大连开展了“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云端劳动竞赛,覆盖在8个国家进行的12个建设项目。全市连续7年举办“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覆盖200多个工种。截至2024年,60多名职工通过竞赛脱颖而出,被推荐并获评辽宁五一劳动奖章,1500余名职工得到职业技能晋升。
上一篇:便民服务点让村民办电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