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丁蓉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今年以来,稀土市场企稳回升。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5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当日稀土价格指数为173.4,较前一日上涨0.35%,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3.8,上涨5.86%。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稀土的应用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望进一步拉动对稀土的需求。稀土作为我国优势产业,相关企业有望迎来发展红利。”
稀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随着全球资源竞争激烈,稀土的战略属性日益显著。
“稀土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添加到其他材料中能够形成性能各异、品类繁多的新型材料。稀土材料对制造风力发电涡轮机、飞机、电动汽车等产品至关重要,传统应用领域对稀土的市场需求稳定。”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柏文喜进一步表示:“新兴产业带来对稀土的需求增量。随着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商业化进程提速,稀土产业链受到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对伺服电机的性能要求极高,而稀土永磁材料是制造高性能伺服电机的关键材料,使机器人的高速和高精度动作表现出色。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对电机效率和转矩密度的要求较高,而永磁材料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财达证券研报显示:“根据相关资料,单台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材料用量约为3.5千克,假设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达到89万台,我们测算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将达到3115吨。”
近年来,我国稀土产业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韧性与活力得到增强。
今年一季报显示,稀土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迎来业绩修复。全球稀土龙头企业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727.30%。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2亿元,同比增长3.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4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61.8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市场走势,北方稀土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呈现上涨态势,成交较好。未来3个季度的稀土市场运行情况相比一季度出现了一些变量,如国际市场的变化。但从基本面看,市场需求仍会维持惯性变化,新能源车、低空经济、消费电子等需求端预计会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稀土材料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空间不断拓展,叠加我国政策对稀土行业发展的支持,稀土产业链相关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