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5月7日,赤峰市巴林右旗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座谈会——“国家的孩子”与亲人重逢座谈会,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再度续写民族团结的动人佳话。
座谈会上,几位寻亲成功的“国家的孩子”和亲人一同出席。67岁的呼群就是其中之一,1960年冬天,2岁的她跨越千里,从南方来到内蒙古草原,被巴林右旗的养父母收养。在养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她健康成长。2025年初,呼群进行基因检测,在公安民警和南方寻亲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DNA比对,确认她的老家在浙江省湖州市。4月18日,呼群终于与失散65年的亲哥哥取得联系,5月3日,哥哥来到赤峰与呼群团聚,再续前缘。
座谈会现场。乌云毕力格 摄座谈会现场,呼群眼含热泪分享着自己的寻亲经历,对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帮助她寻亲的各方人士表达了深深的感激。她的哥哥激动地说:“感谢内蒙古的亲人照顾妹妹这么多年,这份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其他“国家的孩子”也纷纷讲述着自己在草原的成长故事,以及寻亲过程中的难忘经历,他们对草原故乡和出生地故乡都充满了深厚感情。
座谈会上,几位寻亲成功的“国家的孩子”和亲人一同出席。乌云毕力格 摄“‘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段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如今‘国家的孩子’寻亲团圆,更是续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篇章。”巴林右旗民委主任胡日查说,巴林右旗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孤儿院粮食匮乏,众多孤儿面临生存危机。周恩来总理与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同志沟通,随后,内蒙古敞开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南方孤儿,这些孩子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多年过去了,“国家的孩子”在草原扎根成长,成家立业,但寻根问祖、寻找亲生父母和亲人的渴望在他们心中从未熄灭。近年来,公安部开展“团圆行动”,DNA大数据库不断完善,内蒙古多地与南方紧密协作,全力帮助“国家的孩子”寻亲。巴林右旗也高度重视,当地统战、民委、宣传等部门与“国家的孩子”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推动寻亲工作。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肖璐
新闻编辑: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