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利
他们
是江河脉搏的感知者
用数据记录暴雨洪水
他们
是洪水中最美逆行者
用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他们
是水库的守护者
是堤防的守望者
是水闸的指挥家
他们
扎根基层、甘于奉献
他们
踔厉奋发、迎难而上
从水库大坝到田间地头
从河道清淤到水毁抢修
他们舍 “小家” 温暖
只为护 “大家” 安澜
他们以实际行动
践行治水必躬亲
他们以江河为家
用平凡之躯
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
洪泽湖畔,三河闸启闭机房内,49岁的唐建军正俯身专注检查齿轮箱、卷筒等关键部件。工具包敞在脚边,扳手还带着体温,旁边的笔记本摊开在泛黄的防汛手册上,密密麻麻记着设备检查参数。这,已是他扎根水利一线的第28个年头,从血气方刚到沉稳坚毅,年华逝去却从未改变他守护淮水安澜的炽热初心。
从三河船闸到三河闸:
镌刻时光的坚守印记
1997年,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无限热忱,唐建军踏入三河船闸,一头扎进闸门与启闭机的检修工作中。在长达15年的运行班班长生涯中,他总是率先抵达设备间,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在他的精心守护下,无数艘船舶安全驶过船闸,驶向远方。
2021年,一纸调令将唐建军调往更重要的舞台。从三河船闸到三河闸,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对设备检修的执着。在新岗位上,他俯身钻研启闭机的每一处参数,攀爬闸门检查每一颗螺栓,将设备运行维护的细节化作工整的台账。如今,那摞近1米高的设备检修台账,不仅是数据的堆叠,更是一位水利人跨越时空的坚守见证。岁月流转间,他始终以匠心守护江河安澜。
毫米级的执着:
守护安全的极致追求
“设备隐患必须归零!”这是唐建军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他坚持每日对闸门、启闭机进行细致巡查,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对每台设备的性能特点、运行状况都了如指掌。
2023年汛前保养期间,唐建军敏锐地发现,启闭机钢丝绳保养常用的钙基润滑脂存在易积尘、清理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反复试验,大胆创新,引入二甲基硅油作为新型润滑材料。这种无色透明的润滑材料,不仅防护效果显著,而且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出色。使用后,设备清洁度大幅提升,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唐建军的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水利同行的高度认可与广泛效仿。
洪峰中的担当:
防汛一线的技术攻坚
2024年,淮河流域遭遇洪水侵袭。危急时刻,唐建军主动请缨,带队驻守三河闸启闭机房。暴雨倾盆而下,他不顾恶劣天气,第一时间排查并排除启闭机控制柜故障;争分夺秒完成水下钢丝绳保养及闸门吊耳检修工作,以精湛的技术和无畏的担当,确保63孔闸门精准泄洪,为守护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同年,唐建军主导设计的弧形闸门支铰加油装置获得国家专利。这一创新成果,成功攻克了长期困扰水利运行管理单位的技术难题,为闸门设备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授业解惑:
培育水利事业新生力量
“技术要传承,责任更要传承。”唐建军深知,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接续奋斗。在工作之余,他主动承担起管理所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他将复杂的设备保养流程,拆解成通俗易懂的步骤,耐心细致地传授给年轻同事。
2024年,唐建军代表管理处参加省水利厅系统技能比武。赛场上,他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脱颖而出,荣获“优秀选手”称号,并被授予管理处“学习标兵”荣誉称号。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年轻的水利人快速成长,逐渐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中坚力量。这些年轻的“唐建军”们,正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守护着江河安澜。
二十八载春秋,唐建军用扳手丈量着闸门的“脉搏”,以油污书写着坚守的力量。从分毫必较的设备检查,到推动行业进步的技术革新;从暴雨中争分夺秒的抢险,到专利证书上闪耀的创新印记,他将“安全”二字深深镌刻进三河闸的每一颗螺丝。在水利战线上,还有无数个如唐建军一般的“守护者”,他们在寒冬里呵气化冰,在洪峰前躬身成桥。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水利守护者的年轮,永远印刻在江河安澜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