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木偶表演现场。 王鹏 摄扬州网讯 (记者 王鹏) 一次随心的参观,一场精彩的“偶”遇,杭州游客胡先生感慨之余不吝赞美:“文旅融合在扬州的景点处处可见,动静结合很好地增加了游客的观赏性和体验感,这样的城市旅游宣传推介模式,值得杭州好好学习。”
“五一”假期首日,史可法纪念馆推出“非遗新潮·木偶快闪”活动,来自扬州木偶研究所的演员,表演长绸舞、扇韵、戏曲串烧等木偶戏,向游客和市民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州杖头木偶戏的美感和魅力。
10点30分,表演在飨堂前院落准点开始。听得主持人介绍,馆内的游客早早聚集;闻得音乐,门外游客络绎不绝进馆参观。
以飨堂为背景的表演,静态的史可法塑像和庭前的动态人偶,构成一幅奇特的场景。
长绸舞中,演员操纵木偶舞动10米长绸,相继做出提绸、抖绸、转绸、舞绸等一系列细腻复杂的动作,舞出“波浪翻卷”“长空彩虹”“蜻蜓点水”“彩蝶翩翩”等10余种不同样式,美不胜收。
扇韵突破了传统的三人操纵,为单人操纵木偶双手转扇、下腰等绝活,展现了人偶互补、合二为一的效果。
“现场看木偶,那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儿童时期,而且是提线木偶。没有想到,今天会在扬州第一次现场见到这么高难度的杖头木偶表演,真是一次‘偶’遇。”胡先生说,一家祖孙三代4月30日到扬州,参观过程中就发现每个景点都特别重视非遗展示,“瘦西湖里有戏曲,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有非遗演出,东关街的饭店有说书(评话)。”
“上午一家人吃完早饭,沿河边散步,看到史可法纪念馆就进来参观了,没想这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先生说,木偶表演改变了静态的参观,留住了游客,宣传了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