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严银。
“他是我们工会的热心人,也是我们职工的贴心人,是我们工作生活上的暖心男。”提起严银,贵阳供电局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高级作业员刘鹏竖起大拇指。
严银是贵州电网公司工会劳动和经济部部长,这位扎根企业工会28年的“暖心男”,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创新破解难题,用心用情服务全省电力职工。全国工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背后,是严银用匠心书写的企业工会干部答卷。
时间回到2015年。那年盛夏,首届贵州电力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意义非凡,因为这是贵州电力系统首届省级一类技能竞赛。为了这个“从零到一”的突破,他连续3个月奔波于省有关部门之间,争取支持,最终该技能大赛升级为省级一类大赛。他认为:“工会不是发发福利的‘后勤部’,而是锻造产业工人队伍的‘练兵场’。”这项赛事至今已举办了10届,通过技能比赛,大大提升了电力职工的技能水平,还培养出52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156名全省技术能手。
“老李,你们班组的隐患台账怎么没更新?”有一年深秋,严银在基层班组检查时发现的安全疏漏,让现场气氛骤然紧张。作为“安康杯”竞赛的深耕者,他深知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连夜召开的整改会上,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三色预警本”:红色记录重大隐患,黄色标注流程漏洞,绿色收集职工建议。这套在全系统推广的管理方法和“全员查隐患—专家评风险—工会督整改”的闭环机制,源自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对多起事故案例的深度剖析。如今,该公司40多个省级以上“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80多个优胜班组和10多名先进个人,如同薪火,照亮着安全生产的每个角落。
涉及职工技术创新的事“一站搞定”——这个诞生于2013年,由严银牵头建立的“职工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沿用至今。从需求对接到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让职工创新驶入快车道。数据显示,贵州电网职工技术创新项目1600项以上,其中67项获全国各类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150项获省部级职工创新成果奖,通过技术创新累计创效5亿元以上。
2016年,面对全省700多个供电所参差不齐的基础条件,严银背起行囊开始了“建家之旅”,不到1个月时间他深入30多个供电所调研,回来后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采取“6+N”模式推进供电所“职工小家”建设。他的建议受到公司高度重视,当年就实施“职工小家”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那三年,该公司累计投入10亿元,新建了270多个、改扩建300多个供电所,让1.6万名一线电力职工有了温暖的家。目前,该公司有640多个“职工小家”获评“全省模范职工小家”和南网四星级以上“职工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