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王婉若
《奇葩奇葩处处哀》是王蒙的中篇小说力作,也是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的原著小说。这部作品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人生轨迹为脉络,细腻勾勒出中老年群体情感与生活的复杂图景。
小说别出心裁地选取男性相亲视角,打破常规叙事路径。王蒙笔下的四位女性角色——连亦怜、聂娟娟、吕媛、乐水珊,绝非传统文学中单纯“被观看”的客体。连亦怜秉持清醒现实主义,如精准的舵手,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找准航向,直面困局。她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精打细算,面对现实的难题从不逃避,以务实的态度为自己构筑生活的防线。聂娟娟以荒诞学术呓语为剑,对抗命运的荒诞无常,在精神世界里坚守自我。她沉浸在自己的学术天地,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解读生活,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话语背后,是对现实规则的叛逆与对精神自由的执着。吕媛凭借粗粝而蓬勃的生命力,如冲破黑暗的利刃,划破暮年患病的阴霾。她性格直爽豪迈,哪怕疾病缠身,也依然活得风风火火,用乐观和坚韧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乐水珊则带着狡黠与野心,在代际碰撞的风暴中,大胆叩问传统婚恋观的边界。她不被传统观念束缚,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感情生活,在与不同代际的交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勇气。她们在婚恋场域的每一个姿态,都是在社会夹缝中奋力争取生存空间、捍卫自身主体性的独特抗争。王蒙以平等且尊重的笔触,将她们的故事置于复杂社会语境中冷静审视,不施粉饰,亦不贬抑,还原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从叙事节奏来看,王蒙巧妙把控,张弛有度。既有对日常琐碎、情感波折的细腻铺陈,让读者仿若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又有在情节转折处的利落推进,如在沈卓然与四位女性的情感纠葛渐趋明朗时,迅速揭开新的生活矛盾,使故事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吸引力。例如,在描写沈卓然与连亦怜之间因生活观念差异产生的摩擦时,王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将两人内心的纠结和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为他们的关系发展捏一把汗。而在一些轻松的场景中,如吕媛组织的聚会,又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营造出温馨欢乐的氛围,使读者在紧张的情节之余得到放松。在语言运用上,延续其幽默风趣又不失深刻的风格,无论是人物对话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活智慧,还是对场景、心理的描写,都充满生活质感,于平实中见真章,于诙谐中藏哲思。
作品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它既是一面映照中老年情感困境的明镜。沈卓然在妻子离世后的孤独、渴望与尊严,以及他与四位女性各自的情感碰撞,无不折射出这一群体在岁月流逝中的迷茫与探寻。它也是一把开启代际理解之门的钥匙。通过书中人物的经历、观念冲突与融合,让不同代际的读者能够跨越年龄沟壑,去理解彼此的生活追求与情感诉求。沈卓然这一代,他们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有着自己坚守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以乐水珊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则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生活态度。这种代际之间的碰撞与理解,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不同时代文化和观念的对话。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年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长辈们的内心世界,而中老年读者也能从年轻人的视角中获得新的启示,促进代际之间的和谐与包容。
《奇葩奇葩处处哀》恰似一首岁月深处的生命交响。王蒙用文字奏响的,是生活的酸甜苦辣、人性的复杂多面以及不同个体在时光洪流中坚守与奋进的旋律。它提醒着我们,年龄从来不是人生的枷锁,对生活炽热的爱,才是贯穿生命始终、永不落幕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