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凯因科技(维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因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上升,同时现金流净额、销售费用等关键指标也出现较大变化。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营收下滑,市场挑战显现
营收数据
凯因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为1,230,296,984.43元,较2023年的1,412,006,182.85元下降了12.87%。
原因分析
这主要是由于金舒喜[®]、凯因益生[®]集采政策在全国各省市陆续落地实施,销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集采政策落地执行初期,集采产品覆盖终端尚处于调整阶段,对公司四季度收入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安博司[®]销售模式调整,报告期内处于交接过渡阶段,也导致公司本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净利润增长,降本增效成果初显
净利润数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369,228.09元,相比2023年的116,524,994.34元,增长了22.18%。
原因分析
公司核心产品金舒喜[®]及凯因益生[®]集采政策落地执行,复苷类产品集采省份增加,同时公司持续推行降本增效策略,整体销售投入占比降低,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01%,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扣非净利润增长,主业盈利能力增强
扣非净利润数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6,983,136.25元,2023年为122,577,218.12元,同比增长11.75%。
原因分析
该增长低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主要系本报告期政府补助增加、公益性捐赠减少,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所致。尽管如此,扣非净利润的增长仍显示出公司主业盈利能力的增强。
基本每股收益上升,股东回报增加
基本每股收益数据
基本每股收益为0.85元/股,2023年为0.70元/股,同比增长21.43%。
原因分析
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所致,这意味着股东的每股收益增加,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有所提升。
扣非每股收益增长,盈利质量提升
扣非每股收益数据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股,2023年为0.73元/股,同比增长12.33%。
原因分析
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所致,表明公司在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后,盈利质量有所提升。
费用有增有减,结构调整进行时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
研发投入持续,创新驱动发展
研发投入数据
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157,411,070.85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12.79%。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138,157,828.57元,资本化研发投入19,253,242.28元。
研发人员情况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26人,较2023年的138人有所减少;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1.00%,203年为23.63%。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744.80万元,平均薪酬36.78万元,较203年有所增长。
分析
虽然研发人员数量略有下降,但研发投入保持稳定且占比上升,显示公司在研发上的决心。研发人员薪酬的增长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保障研发工作的持续推进。
现金流波动,关注资金状况
经营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现金流
筹资活动现金流
风险犹存,需谨慎应对
新药研发风险
公司围绕以创新药为核心的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研发,同时布局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管线,存在多项处于不同阶段的在研项目。若新药研发未能成功,或研发进度延迟,公司将无法取得预期收益,业务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市场竞争风险
在丙肝治疗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已有多款泛基因型治疗药物与凯力唯[®]、赛波唯[®]形成直接竞争。若公司未能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产品商业化可能不及预期。
政策风险
国家医保目录等政策会不定期调整,公司产品是否进入医保目录,可能对不同产品的营销策略以及定价、销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带量采购政策也可能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对未来收入和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高管薪酬可观,激励与责任并重
董事长薪酬
董事长、总裁周德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23.20万元。
总经理薪酬
董事、常务副总裁王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1.50万元。
副总经理薪酬
董事、副总裁、首席科研官史继峰,副总裁许晓、汤键、杜振强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84.00万元、156.50万元、271.70万元、137.00万元。
财务总监薪酬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首席财务官赫崇飞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89.00万元。
分析
公司高管薪酬相对较高,这一方面体现了公司对高管团队的重视和激励,期望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公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高管团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带领公司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公司的持续增长。
凯因科技在2024年虽面临营业收入下滑的挑战,但通过降本增效、持续研发投入等措施,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然而,公司仍面临新药研发、市场竞争和政策等多方面风险。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应对这些风险时的策略和执行情况,以及各项业务的发展动态。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