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保德信人寿“帅位”落定,首度盈利靠“炒股”翻身?
创始人
2025-04-28 18:19:39
0

  来源:燕梳师院

  自2012年9月在上海诞生以来,复星保德信人寿始终站在本土资源与国际经验的碰撞中探索突围路径。不尽如人意的是,公司陷入了长达数年的连续亏损,未能打破“七平八盈”的铁律,直至2024年才实现盈利。这一转折背后,权益类投资收益贡献显著,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转型之路是否稳健,依旧是个未知数。

  01

  “帅位”落定

  4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复星保德信人寿董事长的任职批复(沪金复〔2025242号),核准曾明光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在正式获批前,曾明光已于2024年9月开始履行职责。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66年,拥有第三军医大学学士以及上海财经大学EMBA学位。从职业生涯上来看,曾明光具有深厚的保险从业背景,曾担任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还担任过中国大地保险监事、人身险部总经理等职务以及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寿险处处长等职。目前,正任职复星国际副总裁,同时兼任上海复星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非执行董事。

  “一把手”虽已落定,但“二把手”目前仍处于空缺状态。2023年3月,时任总经理陈国平辞任,由常务副总经理田鸿榛接任临时负责人一职,不过仅代任六个月。

  不仅如此,高层频繁“走马灯”。自成立以来,复星保德信人寿的高管团队经历了堪称“高频换血”的动荡。5任董事长包括群斌、康岚、李涛、赖军、曾明光与6任总经理(含代理)包括吴传成、杨永彪、孙建军、储良、陈国平、田鸿榛的频繁更迭,折射出这家合资险企在股东博弈、业绩压力与战略摇摆中的复杂困境。

  频繁“换将换帅”的背后源于中外股东之间的双方约定:董事长一职由双方股东轮流委派,且每三年轮换一次。这一轮流坐庄的机制,直接导致了董事长职位的频繁更替。

  02

  盈利拐点首现

  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复星保德信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2.51亿元,同比增长173.45%;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8.7%。这是公司成立以来实现的首度盈利,且实现了保费利润的双增长。

  换言之,公司此前深陷亏损困局。2012年—2023年,按照母公司口径,复星保德信人寿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89亿元、-1.16亿元、-1.13亿元、-1.69亿元、-1.22亿元、-1.11亿元、-2.50亿元、-2.42亿元、-1.75亿元、-7.11亿元、-4.00亿元。可见,2024年之前公司尚未进入盈利期,12年来累计亏损达25.66亿元。

  保费层呈波动上升态势。2012年-2023年,按照母公司口径,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依次为140.23万元、0.16亿元、0.42亿元、0.57亿元、1.16亿元、6.62亿元、12.60亿元、40.65亿元、25.86亿元、32.30亿元、24.49亿元、43.46亿元。

  而公司的偿付能力较为依赖外部“输血”。成立初期,其注册资本为5亿元,在业务扩展过程中,资本金不断消耗,偿付能力开始下滑。为满足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求,2015-2017年,公司注册资本从 5亿元一路攀升,先后增至10亿元、13 亿元、26.62亿元。2019年二季度,其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降至239.91%。

  2020年,公司获得7亿元增资,偿付能力充足率从161.16%提升至219.25%,但随后再次下滑。2021年,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204.93%降至180.04%,一年下滑24.89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再次拟增资10亿元,以应对偿付能力下滑的压力。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9.67%、231.98%。但下季度末预测下滑至165.32%、219.58%。与此同时,2024年,公司再度推进10亿元增资计划,注册资本拟增至43.62亿元,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偿付能力仍面临一定压力,需依赖股东增资来维持和提升。

  03

  投资红利下的“翻身”能持续多久?

  2024年,复星保德信人寿终结了连续12年亏损的困局。从偿付能力报告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02亿元,仅四季度单季盈利2.19亿元。因此,才得以实现全年1.17亿元的盈利。

  这一背后,主要归功于资本市场回暖。截至2024年末,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高达9.36%,近三年平均收益率也达5.2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权益投资组合通过适时“获利了结”,成功将四季度单季盈利拉升至2.19亿元,成为全年盈利的关键支点。

  然而,盈利模式的脆弱性也随之凸显。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本质决定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2024年A股回暖的行情难以长期持续,若未来市场下行,公司可能重蹈2023年“投资端承压拖累整体业绩”的覆辙。

  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保费收入暴增,但其中大部分源于2019年销售的5年期高利率产品到期给付压力下的“抢闸”销售。这些产品预定利率普遍在3.0%以上,而当前行业分红险利率已降至2.0%,万能险保底利率仅1.5%,新旧产品利差倒挂可能形成“利差损”风险,进一步加剧负债压力。

  从业务结构上来看,亦暗藏隐忧。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分红险与万能险账户分别出现9.49亿元和16.92亿元的资金净流出,表明高现价产品的退保压力不容小觑。主力产品“星福家”虽凭借100%以上的红利实现率吸引客户,但其长期收益仍依赖资本市场表现,一旦未来投资收益率下滑,可能引发客户信心动摇。

  复星保德信人寿在投资红利下的“盈利翻身”,能持续多久?时间将会揭晓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海能源:拟购买沧州旭阳100... 转自:财联社【滨海能源:拟购买沧州旭阳100%股权 股票停牌】财联社4月29日电,滨海能源(0006...
引进国际创新药械 海南乐城加快... 中新网海口4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在4月29日举行的《海南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改革...
格陵兰岛偏远地区卫星服务中断 ...   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偏远地区互联网和电话等重要卫星服务28日一度中断,已于29日恢复正常。格陵兰...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增强产品和... 转自:内蒙古晨网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践行金融工作...
巨轮智能新增质押300万股 质... 4月29日,巨轮智能公告,控股股东吴潮忠将其持有的巨轮智能300.00万股股份进行质押,质押用途为质...
张芳:“飞船返回窗口选择始终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飞船返回窗口选择始终以航天员安全为最高准则”——新华社记者专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联重科(000157.SZ)... 中联重科(000157.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21.17亿元,同比增长...
江西高速公路最大跨径、最大重量... 中新网上饶4月29日电 (吴鹏泉 徐鹏驰)4月29日,由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沪昆高速梨东改扩...
无锡晶海一季度营收1.04亿元... 4月29日,无锡晶海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3....
美的集团拟回购注销2021 -... 2025年4月29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发布关于对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限制性股...
中国驻日使馆紧急提醒 据日本媒体报道,近日有中国公民在日驾驶摩托车时被机动车碾轧身亡,肇事者逃逸,数日后方才确定嫌疑人。栃...
江苏吴中终止2021年限制性股... 2025年4月29日,江苏吴中(维权)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一届监事...
ETF日报:中国医药生物行业正... 4月29日,A股各指数有涨有跌,成交1.04万亿。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料加速。医疗板块...
新闻人物|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加拿大第45届联邦众议院选举28日举行。自由党再次击败保守党,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
调研速递|[公司名称]接受爱建... 近日,[公司名称]接待了众多机构的调研,展现出在行业中的受关注度。以下为本次调研的详细情况。调研基础...
财报解读|瑞幸咖啡一季报收入增... 4月29日晚,瑞幸咖啡(OTC:LKNCY)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单季收入同比增长超四成。当天...
统一股份一季度营收7.47亿元... 4月29日,统一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47亿元,同比下降1.2...
国际漫评|以毒攻“毒” 转自:千龙网近日,美国加州兰卡斯特市市长公开表示,“我想做的就是免费给流浪汉提供芬太尼,因为我们真的...
鞍钢股份(00347)公布一季... 鞍钢股份(00347)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营业收入250.79亿元,同比减少9.89%。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