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硬举措” 激活甘肃外贸新动能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王耀
在甘肃省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台台风电机组“整装待发”,即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公司销售经理刘贵明感慨地说:“今年刚开年,公司光伏产品的出口订单激增,让我们对开拓海外市场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一季度,甘肃进出口总值194.7亿元,同比增长49.4%,实现“开门红”。其中出口41.4亿元、进口153.3亿元,分别增长45.0%和50.7%,全省有进出口数据记录的企业较去年同期净增108家,达602家,彰显出外贸主体的蓬勃活力。
“我们围绕‘双碳’目标,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支持企业拓展配套产品出口,为甘肃光伏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有力支持。”酒泉海关关长翁焕民表示。
亮眼的数据,是甘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在进出口贸易中结出的丰硕成果。
天水作为甘肃苹果主产区,花牛苹果通过“一带一路”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天水嘉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闫刚介绍,今年该公司接到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订单翻番,甘肃鲜苹果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金果果”。
数据显示,一季度甘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7.6亿元,增长45.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5.8%,其中,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更是增长13.6倍,成为经贸往来的新亮点。
随着甘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占据贸易产品互补优势的甘肃特色产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值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产品搭乘“一带一路”东风驶入发展快车道。
兰州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杨武说:“凭借金城海关签发的RCEP原产地证书,公司出口的价值约62.3万元的氯酸钠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逾1万元。”今年一季度,兰州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631份,签证金额2.65亿元,预计为企业节省关税约800万元。
截至目前,甘肃已陆续开通运营中欧、中亚、南亚、陆海新通道、“中吉乌”中亚新通道、东部海港铁海联运等“四向多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覆盖欧洲、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
甘肃外贸的每一份亮眼成绩单,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为企业注入信心与活力:
——加强市州调度评价,发挥好稳外贸市州包联工作机制,定期调度重点市州、重点企业外贸运行情况;
——强化政策协同落实,会同海关、外汇、税务等部门召开外贸工作小组座谈会,强化外贸政策协同、部门联动服务保障。落实落细支持外经贸企业稳定发展措施,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夯实外贸发展基础,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促进外贸发展新业态,组织开展2025年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认定工作、“2025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走进甘肃产业带活动”,加力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
——搭建贸易促进平台,谋划做好第137届广交会筹备工作,组织115家企业积极申请222个展位,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带动我省更多特色优势产品出口;
——加强企业走访帮扶,赴多个市州解读省里稳外贸政策,与多个市州就一季度外贸运行情况进行座谈,协调支持有关企业利用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和通关便利条件,降低外贸综合成本。
从车间里的“整装待发”到国际市场的“订单翻番”,从政策供给的“精准滴灌”到物流通道的“四通八达”,甘肃正以全方位的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王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