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鹿琳 通讯员 建宣
4月24日下午,“智启河西 创领未来——阿里校友人工智能创业对接会”在南京阿里中心举行。人工智能各领域的阿里校友“回家”欢聚,共同探寻创新创业的无限可能。
阿里校友在南京的“新家”——南京阿里中心,总投资超80亿元,去年9月以来陆续交付使用。其所在的建邺区是南京的“城市客厅”和“城市中心”,正举全区之力打造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一个月前,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率队调研建邺区,现场见证南京阿里中心与建邺区共建的阿里巴巴校友创业基地揭牌。接续举行的南京阿里中心首场校友回家活动,折射名城与名企发展共生,创新共融;也鲜明展露建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担当作为。
建功立业,共话发展新机遇
“好!很好!非常好!”24日下午3时,南京阿里中心南湖会议室,伴随一声声阿里特色开场白的响起,这场别开生面的校友回家活动拉开序幕。
当天,不少校友从外地赶来,奔赴这场阿里人的聚会。影刀RPA市场商务总监金刚23日晚从青岛抵达南京。他介绍,企业的两位创始人曾分别担任阿里云RPA的产品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自己也在阿里工作了5年,拜访完生态伙伴本应直接返回杭州,听闻校友聚会“改签”到南京“回家坐坐”。“影刀致力于打造AI驱动的RPA产品,已在南京设立了本地化的解决方案交付中心,并与南京医药、南京海陵药业、南京银行、恒生电子、途牛科技等标杆企业深度合作。希望可以依托校友的力量链接更多资源、服务更多企业。”
阿里牵手建邺,是一场名企与名城的双向奔赴。2017年,阿里对江苏全省各地市区县做了详细尽调,内容涵盖产业政策、营商环境、人才储备、交通配套等方方面面,经过严格比选,建邺区在综合评分中脱颖而出。可以说,阿里巴巴江苏总部落地建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既得益于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又契合阿里的发展阶段,更与建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密不可分。
项目落地后,阿里方面也给予建邺高度评价,“建邺的干部队伍专业高效,深夜开会研讨方案是工作常态;建邺的城市发展活力充沛,年轻化的城市气质与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基因高度契合。”
“南京阿里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至今,经过7年的打磨,终于与大家见面,阿里人在南京有了一个共同的家。”当天,阿里巴巴不动产管理部华东区域总经理曹玮在致辞中说,阿里巴巴校友创业基地将通过“生态资源+技术赋能+政策支持”的三位一体模式,为校友创业者提供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支持,尤其在AI技术研发、数据安全、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集聚独特资源,助力校友企业快速成长。
活动现场,建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河西中央科创区管委会筹备组组长佘子微向阿里校友发出“建功立邺”的诚挚邀请,“欢迎各位朋友经常走进阿里巴巴校友创业基地,共享资源,共谋良策,共创机遇。在梦想的征途上,我们愿一路相伴;在创业的浪潮中,我们愿鼎力支持!”
资源聚合,共育产业新生态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落地建邺区是一座里程碑,头部“大厂”产生的“虹吸效应”让辖区数字经济产业迅速起势。
以南京阿里中心为圆心、一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大厂”争相布局——小米南京科技园去年已正式投入使用,将打造小米集团除北京总部外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恒生电子江苏总部2023年11月启动建设,计划今年完成地下室工程;58集团华东总部A地块已交付使用,B地块年内将完成幕墙施工,建成后将作为58集团华东研发基地……
“大厂”通常自带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源,能显著提升当地的产业生态。以阿里在杭州的发展为例,阿里校友依托成熟的供应链和用户运营经验,已快速孵化出袋鼠云、贝贝网等知名企业;在AI领域,阿里为杭州输送了大量人才,DeepSeek核心开发者之一罗福莉曾就职于阿里达摩院。杭州也凭借对“大厂”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和基础服务,成功在人工智能等赛道占据领先地位。“大厂—创业—产业”的正向循环,持续推动着区域创新生态的升级。
去年9月一期竣工以来,南京阿里中心已初显产业集聚态势。今年2月,全国首个场景创新生态平台“场景磁场”在此启动,旨在孵化和服务未来的明星企业;4月,南京首个“AI+环境”创新平台揭牌,将致力打造“绿色大脑”AI解决方案;当下,南京端点星辰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阿里生态链上下游企业已入驻;5月,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也将搬至新园区。
“从杭州西溪园区到南京阿里中心,大厂生态对创业者的赋能价值我深有感触。”南京中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杰曾在阿里淘宝团队工作,他坦言,自己创业的方向就是依托阿里原先的生态,目前正带领团队研发基于AI技术的智能营销平台“获客魔方”。未来,一定会有很多校友、创业者在南京阿里中心集结,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成功的跨越式发展。会后自己也将把对南京阿里中心的了解,扩散给更多江苏校友,大家一起讲好南京故事,推荐建邺优势。
为培育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建邺区制定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从算力补贴、数据奖补、大模型开发奖补、研发奖补、载体支持等十个维度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助力人工智能企业到建邺创新创业、建功立业。
双向奔赴,共筑AI新高地
南京阿里中心地处建邺区河西南板块,是建邺区乃至南京主城发展南延的关键承载区。今年1月,建邺区在河西南全面启动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该地区集聚。
河西中央科创区以“科创”为鲜明特色,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建邺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提到,建邺历经土地要素驱动、金融要素驱动、数据要素驱动三个阶段,成就了如今以“金融+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为主要业态、数智城与金融城双轮驱动的新城面貌。未来5到10年,建邺将以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塑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曲线。
“很多阿里校友都是‘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企业家、管理者,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创新能力,期待能和各位校友携手合作,共赢AI大时代。”佘子微介绍,为完善创新生态,河西中央科创区重点打造“六大服务”体系和“一中心两学院”平台。其中,“六大服务”包括算力支持、技术服务、融资对接、行业交流、技术转化和公共服务;“一中心两学院”则是指提供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的AI创享中心、专注人才培养的AI学院以及助力项目孵化的科创学院。
“如有机会,非常愿意到河西中央科创区创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说不定这里能诞生出比肩阿里巴巴的名企”“南京阿里中心必将成为汇聚顶尖人才技术、跨界创新团队和开放包容文化的创新引擎”……当天,参观河西中央科创区规划展览时,不少阿里校友表达了对“新家”的祝福、期待和入驻“新家”、建功立业的意愿。
名城携手名企共筑AI高地,河西中央科创区未来可期。根据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力争带动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新增各类产业人才超10万人,目标是打造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最具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承载中心和最具吸引力的“三生融合”城市客厅。
驱车行驶在江山大街,眺望河西南,拔节生长的楼宇载体引人注目。在这里,一粒粒科创种子正在萌芽,一个个创新灵感互相激荡,下一个瞪羚、独角兽,或许就诞生在河西中央科创区这片蕴含无限潜力的科创雨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