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消三不再”给基层检察工作带来深远变化和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检察院积极调整管理策略,将“考核驱动”变为“质效驱动”,用好用活各类数据为高质效履职办案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参考和依据。
技术加持提升案管效果。我院从“数据竞赛”旋涡中抽身,运用科技探索案件管理质效,“AI初筛+人工精评”的双重质量管控模式已经形成。如呼和浩特市的基层院全部引入“数检通”“巡逻车”等智能系统,对简单案件的法律文书进行评查;业务骨干组成的案件质量评查团队对复杂案件进行人工研判,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进行着重分析,从中发现前瞻性、苗头性和典型性问题,及时预警纠偏,严格办案。更加侧重对条线、类案、办案领域的管理,制定流程监控指引、案件质量评查指引、业务数据填录指引。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客观的案件质量评价体系。我院人均办案量在百余件,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内部评价机制,试行“特别奖金制度”,不仅对办案业绩突出的检察人员进行奖励,对于在制发优秀检察建议、撰写高质量调研文章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检察人员,也给予表彰。如对提出创新性工作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群众高度认可的“老田工作室”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以工作业绩、办案质量、职业操守等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及从程序合法性、证据采信、法律文书制作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正在我院落地生根。
干警工作自主性增强,创新活力被激发。“盯着数据看、围着数据干”得以改变后,我院干警在办案过程中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开展具有属地特色的检察监督,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等。如聚焦残疾人特殊群体生活圈,半年间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划定41个无障碍停车位,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8户,修复盲道134处,对14家医疗机构、10个老旧小区进行无障碍改造。同时,通过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案例研讨小分队,举办多种形式的理论研究沙龙、检察文化沙龙活动,不断提升干警的法律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下一篇:这处被遗忘的角落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