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 讲述人:深州市人民法院法官 尚青茹
前不久,我带着一份特殊的使命,走进了一所监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法律程序,更是一次关乎家庭、情感与道德的深刻对话。
清晨,为了办理法庭受理的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作为承办案件的法官,我和助理如约到达监狱的大门外。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洒在监狱的高墙上。我站在监狱门口,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准备面对今天的任务——为一名正在服刑的被告送达起诉状等法律文书,并尝试进行调解。
被告李某,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判刑七年。我们过来是因为她涉及的另外一起合同纠纷的案件,她的案件并不复杂,但案件后续问题的处理需委托她的一个亲人代理本案。案件处理过程中,李某的女儿郭某某提出代理本案,李某系再婚家庭,郭某某系其与前夫所生的女儿,且离婚时郭某某与弟弟均判归李某前夫抚养,而李某现任丈夫高某也愿意就本案的处理意见与李某进行协商,并愿意共同代理本案。
鉴于此,我们安排了郭某某与高某两人共同前往。与郭某某接触过程中,得知郭某某刚刚大学毕业。自从母亲入狱后,郭某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母亲获得减刑的机会,多次主动与受害人联系,承诺由其代母亲退赔相关经济损失,为了筹措资金,竟不惜背上了高额的负债。郭某某凭借自己的诚意打动了受害人,取得了对方的谅解。与现在很多同龄人相比,郭某某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
与以往其他案件一样,我们需要在狱政科完成相关手续的备案,没想到平时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却在郭某某这里卡了壳。原来李某在入监时没有备案女儿的信息,郭某某身份无法完成认证。郭某某哽咽着,恳求我们替她向母亲转达,让其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狱。
在监狱的会见室里,我隔着屏幕见到了李某。我向她说明了来意,对于案件她没有什么意见,同意了原告的调解方案,并委托她的现任丈夫办理相关事宜。一切办妥,我顺便告诉她,一同过来的还有她的女儿,只是因为她在入监时没有备案女儿的信息,导致此次不能会见。
听了我的话,表面平静的李某,顿时泪如泉涌,哽咽着无法说出话来,许久才终于开口:“法官,我尊重监狱的规定,代我向女儿转达思念。”我鼓励她积极面对改造生活,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重新承担起母亲的责任。
离开会见室后,我看到等在外面早已泪眼婆娑的郭某某。她告诉我,虽然没能见到妈妈,但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望着眼前这个面带伤感的女孩子,我心中一阵酸楚,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法律是冰冷的,但人性是温暖的。作为一名法官,我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威严,更要关注案件背后的人性与情感。
我将郭某某的情况向监狱进行了说明,并把她的联系方式委托监狱转交李某,由她提出申请,下次探视的时候就能母女相见了。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郭某某,她听到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谢谢法官,我会让妈妈好好改造的,争取早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