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明顺 余晓 乐为 许丹
在国家全面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聚焦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核心领域,践行“明质善管”的教育理念,坚守“培养卓尔不凡持续超越的大质量人才”的使命,恪守“成为培养中国质量事业基石的重要力量”的价值观,深耕行业特色人才培养三十余年,学院毕业生扎根大质量管理一线,为NQI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学科筑基,锻造NQI理论教育“专业引擎”。学院瞄准NQI体系核心要素,构建覆盖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四大方向的特色学科群。四个特色方向均形成了教授领衔、青年教师为骨干成员的教学团队,各团队运用ADDIE教学设计模型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牵引、充分考虑工管交叉的课程群,以满足NQI建设在质量控制、认证认可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标准化概论》《质量管理学》两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计量管理》《品牌管理》获评浙江省省级一流课程及重点教材。开发的《质量管理学》教材被全国100余所高校采用,《Standardization Fundamentals》英文教材经ISO向全球推广。学院牵头申报的服务认证领域成果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21年度合格评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数智驱动,建设NQI全要素智慧教育生态。学院深度剖析NQI全要素,融合数智技术重构育人生态,形成“内容—手段—场景—评价”全链条革新。核心课程实现了线上课程网站全覆盖,建设慕课、微课、AI通识课、特色AI通识课相结合的课程资源。《质量管理学》和《标准化概论》两门大学MOOC课程建课至今已经有超过4万名学生进行了线上学习。该院还开发了《人工智能与标准化》等课程。创建了“洞察标准化”等公众号,利用AI内容生成技术,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打造智慧课程,顺应学生学习习惯变化,实现多时空学习。引入AI驱动的数据分析技术,教学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智驱动”。
产教共融,对接NQI一线打造校企协同场景。学院推动特色学科教师扎根NQI实践主战场,连续5年编制了杭州余杭区《质量白皮书》助推区域质量提升;承担了浙江省省级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试点服务项目,在“中国阀门之都”玉环市开展质量提升攻坚活动;设立16个行业类实践基地,与省内大华股份、海康威视等区域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校企质量领域交流平台,发起成立了杭州首席质量官联盟,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质量总监大会。教师中有多名政府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专家,承担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重点项目等6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大质量管理的科研项目,参与服务认证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研究,是国内标准化和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同时,教师将相关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教、学、研”良性互动,使学生深度体验NQI真实应用场景。
国际拓维,打造NQI全球化联通“中国节点”。学院以“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为核心枢纽,联合36个国家121所高校,搭建覆盖标准、计量、认证的NQI国际合作网络,成果入选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56项重大成果。协助义乌市等典型城市开展国际标准化城市建设与国际合作,使义乌成为浙江标准化工作的一张“金名片”;发布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公共品牌“一带一路”蓝皮书》,凝练浙江“品字标”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推广举措、模式分析、效益分析。学院在国际化进程中,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拓展,支撑全球化质量治理“中国节点”的打造。
作为我国大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努力回答“教育如何支撑质量强国”的历史命题。面向未来,学院将紧扣国家战略部署,不断锚定NQI新需求,深化“学科筑基—数智驱动—产教共融—国际拓维”四维协同机制,培育更多复合型“NQI新质人才”,为打造质量强国贡献力量。
上一篇:我国标准化人才培养走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