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鹏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数据新闻团队杨子凡 洪浩然 郭晓一 刘英玲 数据可视化:杨子凡 洪浩然 郭晓一 刘英玲 指导教师:武文颖〛
数据新闻研究室·大连
专栏合作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数据新闻团队
春暖花开的4月,全国各地“春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赏花、踏青、骑行、野餐、露营等活动如火如荼。
4月的大连,阁条沟杏花节、大黑山杜鹃花节、甘井子区漫街海棠文化周更是连续不断拉爆网络,掀起一波“春花浪潮”。《大连日报》联合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数据新闻团队,通过分析文化和旅游部等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并结合美团、小红书、携程等主流平台的海量数据,从季节性流量背后的消费升级入手,聚焦大连“赏花+”模式的创新图景,全面展现从“花海”到“商海”的春日经济活力,勾勒春日流量的全景画卷。
春日经济
季节性流量背后的消费升级
●接棒“年味儿经济” “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春光明媚,人们走向户外,踏青、赏花、尝春菜、品春茗……伴随多元消费场景的融合焕新,接棒“年味儿经济”的“春日经济”正不断升温。春日暖阳不仅唤醒了自然界的生机,更点燃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引擎。对比2022年以来的同期数据,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实现了旅游消费稳步增长。
●出游类型“新花样” 短期周边旅游凸显
清明假期,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出游的类型选择也趋于多样化,既有短程市内游,也有出省跨境游。据途牛数据,清明假期,市内旅游周边游凸显,占比为29%;在周边游行程安排上,2至3天的短期行程更受青睐。
●骑行露营 低碳“踏青”成新潮
从出游活动来看,不少消费者选择骑行、露营。京东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前一周,骑行穿戴装备销量环比增长67%,骑行服销量环比增长48%,城市自行车销量环比增长46%,帐篷销量环比增长74%,露营桌椅销量环比增长70%,露营灯销量环比增长48%。
●“低空经济” 带动文旅新业态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眼下各地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以“空中赏花”为代表的文旅新业态也在今春加速走红。美团旅行数据显示,3月以来,“低空赏花”“低空飞行”搜索量同比激增645%,成都、深圳、上海热度位居全国前三,搜索增长分别为3000%、687%和548%。
4月14日,大连市沙河口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共享无人机柜试点投放工作,全市首批共享无人机柜亮相。当前,旅游消费正加速向品质化、个性化方向升级,游客对特色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
“赏花+”模式
凸显大连山海特色
●繁花似锦 赏花游搜索量激增
春日,大连春花种类众多,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从大连湾体育公园的桃花林,到大黑山杜鹃花海,从阁条沟的漫野杏花,到龙王塘的浪漫樱花,随着花期的推进,大连赏花游打卡地以其独有的山海特色持续火爆各大平台。
●赏花热潮 带动露营海钓登山多个业态
从小红书发帖词云统计结果来看,大连这波“赏花+”出游模式,还使“露营”“海钓”“登山”等成为搜索热词,同时也带动了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链条的订单量。
农旅融合
从“花海”到“商海”
大连春日经济以“赏花+”模式为突破口,成功实现从单一景观消费向多种产业链的价值跃升。以樱花节、桃花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深度融合国风文化、光影科技与生态农业,构建起“花海观光+农事体验+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的复合型产业链条。这种产业协同效应不仅带动民宿、农产品、海产品销售等关联产业实现增长,更通过采摘经济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采摘游 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本
目前普兰店区四平街道的樱桃,安波街道的铁柿子、蓝莓,城子坦街道的棚桃,杨树房街道的草莓、雪菊,大刘家街道的特色葡萄,墨盘街道的蟠桃、李子都是生态采摘的佳品。特色果蔬不仅带动了“采摘经济”,还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在樱桃园、各类果蔬大棚内从事摘种及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一个新职业选择。
●春日小海鲜 季节美食拉动消费
随着春日旅游季节的到来,大连市水产品市场迎来了新一波的消费热潮。大连盛兴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最新数据显示,海胆以平均每公斤90元的价格领跑市场,而虾夷贝和海螺也分别以平均80元和78元的价格紧随其后。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大连春日经济的活力,也体现了消费者对高品质海产品的青睐。
当无人机在上空勾勒出智慧旅游的图景,当小海鲜与鲜花同框演绎海陆交融的春日盛宴,大连正以“一朵花”的经济价值裂变,书写着“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高质量发展新篇。
下一篇:物业维艰 | 远洋服务进退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