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钱飞 通讯员 夏建玲
4月17日,记者在位于句容市下蜀镇的镇江北新建材有限公司DCS控制中心看到,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数据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实现了产线智能化管理、操作中控化控制、巡检视频化监控、现场无人化作业等生产过程的全面智能化。
“我们将智能化改造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全面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北新建材总经理助理沈磊说,去年企业获评江苏省智能车间称号,实现销售3.6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1.4亿元。目前企业各生产线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每天生产14万平方米的各类石膏板,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安徽等地。
下蜀镇是句容市工业重镇,绿色建材产业和新型金属材料产业是该镇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其中绿色建材及关联产业年应税销售额达百亿元。近年来,下蜀镇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加技术改造投资,引导企业向“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3月底,在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个航天级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材订单正式交付。在航天领域,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部件、机身结构、紧固件等关键部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航天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表现。“此次订单的交付,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激励。”天工股份总经理蒋荣军说,企业将继续深耕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不断提升材料性能,满足商业航天产业需求。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工股份与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成立了江苏省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功获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日前,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核准,天工股份获批新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这一批次镇江唯一一家获选企业。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今年,下蜀镇推进“新兴产业培育行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锚定新兴主导产业,靶向‘两群三链’,以中晟、天工为‘链主’、以联博等专精特新企业为‘链核’,以智能电机组件产品为‘链条’,构建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下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侯伟说,全镇已累计培育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企业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镇江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