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记者梳理发现,广东共有44所高校新增和调整的本科专业点共有113个。其中,4所高校各有1个新增审批专业点。
4所高校新增4个审批专业点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全国首设
记者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中,增列29种新专业。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
此次增设的29种新专业,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增设了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增设了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专业。同时,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
为更快响应国家战略,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瞄准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突破集中申报限制,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除了华工新设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广东还有三所高校设置了新专业,包括广东财经大学的“人才发展与管理”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工业大学设置的“工业软件”专业。
广东新增专业工学理学占大半江山
在广东今年新增的113个专业点的专业,分布在工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农学共11种学位授予门类。记者初步梳理发现,其中,工学和理学占比超过60%,占比最高的工学,占近半壁江山。
从具体专业来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和人工智能、数智、智能相关的专业频频出现。有效回应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需求,为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部分高校新增专业达11个
从具体新增专业数量来看,此次新增和调整数量最多的是东莞理工学院,共11个专业。中山大学其次,共新增7个专业。肇庆医学院新增了6个专业,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均新增5个专业,广州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和惠州学院各新增4个专业。
具体来看,东莞理工学院此次新增专业除了新增的审批专业工业软件外,还有10个备案专业,包括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科学、工程管理和工业工程,其中,9个为调整了学位授予门类。这一变化和调整,除了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也是为所在地东莞的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蓄力。
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3个本科专业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此次还调整了建筑学、城乡规划2个专业的修业年限,将从2025年起正式招生。其中,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2个新增专业,旨在为肇庆地区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持,均被列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据悉,该校也是今年广东省获批专业新增和调整最多的民办高校。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罗佩凰
编辑:赵静明 校对:吴习